1.包层厚度测量:精度±1μm(测量范围0.1-15mm)
2.表面粗糙度分析:Ra值0.05-12.5μm(取样长度0.8mm)
3.显微硬度测试:载荷范围10-1000g(HV标尺)
4.结合强度试验:拉伸强度≥15MPa(ASTMD4541标准)
5.孔隙率检测:缺陷识别精度≤10μm(X射线成像)
6.残余应力测定:测量误差±20MPa(X射线衍射法)
1.金属基包层:不锈钢/镍基合金热喷涂涂层
2.陶瓷涂层:氧化铝/碳化钨等离子熔覆层
3.高分子复合层:PTFE/PEEK防腐涂层
4.核电构件:锆合金燃料棒包壳
5.油气管道:3LPE/FBE防腐体系
6.航空航天部件:钛合金热障涂层
1.ASTMB487:横截面显微镜法测镀层厚度
2.ISO4287:触针式轮廓仪表面粗糙度测量
3.GB/T4340.1:维氏硬度试验方法
4.ASTMC633:热喷涂涂层结合强度测试
5.ISO3497:X射线荧光测厚法
6.GB/T24179:金属材料残余应力测定
1.奥林巴斯OmniScanX3:64元素相控阵超声测厚仪(分辨率0.01mm)
2.三丰SurftestSJ-410:触针式表面粗糙度仪(行程长度50mm)
3.ZwickRoellZHU2.5:自动显微硬度计(最大载荷10kg)
4.Instron5967:万能材料试验机(载荷范围50N-30kN)
5.BrukerD8DISCOVER:X射线残余应力分析仪(精度±10MPa)
6.KeyenceVHX-7000:数码显微镜(5000倍超景深观察)
7.ThermoFisherNitonXL5:XRF合金分析仪(检出限1ppm)
8.Elcometer456:磁性测厚仪(量程0-2000μm)
9.ZeissSigma500:场发射电镜(纳米级缺陷分析)
10.YXLONFF35CT:X射线实时成像系统(缺陷识别率99%)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
以上是与包层表面检测相关的简单介绍,具体试验/检测周期、检测方法和仪器选择会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和标准而有所不同。北检研究院将根据客户需求合理的制定试验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