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节距长度偏差:测量实际节距与标称值的差异范围(±0.5mm内为合格)
2.节距均匀性:连续10个节距长度波动误差≤5%
3.绞合角度精度:单丝与轴线夹角偏差≤1.5°
4.外径一致性:绞合后外径公差控制在±0.2mm
5.绞合方向验证:左向(S捻)或右向(Z捻)符合工艺规范
1.电力电缆:包括铜芯/铝芯导体绞合层及铠装层
2.通信电缆:同轴电缆屏蔽层绞合结构
3.汽车线束:高压线缆多股绞合导线
4.航空航天线缆:高温合金丝绞合组件
5.建筑用钢绞线: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用镀锌钢绞线
1.ASTMB830-18:金属丝绳节距测量标准方法(接触式与非接触式)
2.ISO1967:2019:钢丝绳几何特性实验室测定规范
3.GB/T3956-2008:电缆导体绞合工艺质量验收标准
4.GB5013.2-2008:额定电压450/750V及以下橡皮绝缘电缆试验方法
5.IEC60228:2004:绝缘电缆导体绞合结构通用要求
1.LK-G5000激光测距仪:非接触式测量节距长度(精度±0.01mm)
2.Mitutoyo293-831数显千分尺:外径多点测量(分辨率0.001mm)
3.OGPSmartScopeZIP250影像测量仪:三维绞合角度分析(重复精度1μm)
4.Zwick/RoellZ100扭转试验机:验证绞合方向稳定性(扭矩范围0-100Nm)
5.KeyenceVHX-7000数码显微镜:表面形貌与单丝间隙观测(500倍放大)
6.Instron5967双柱拉力机:拉伸状态下节距变化测试(载荷20kN)
7.HexagonAbsoluteArm7525便携三坐标:大尺寸钢绞线三维建模测量
8.Elcometer456涂层测厚仪:镀层厚度对节距影响分析(量程0-2000μm)
9.TescanVega3扫描电镜:微观绞合界面缺陷检测(分辨率3nm)
10.HBMPMX数据采集系统:动态载荷下节距参数实时监测(采样率10kHz)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
以上是与绞线节距检测相关的简单介绍,具体试验/检测周期、检测方法和仪器选择会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和标准而有所不同。北检研究院将根据客户需求合理的制定试验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