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轧辊径向跳动精度:轴向全长跳动量≤0.005mm/m,端面圆跳动≤0.003mm(GB/T1800.2-2020)
2.主传动系统振动值:轴承座振动速度有效值≤2.8mm/s(ISO10816-3:2018)
3.轧制力偏差率:动态轧制力波动范围≤±1.5%(ASTME74-2022)
4.轴向间隙测量:推力轴承轴向游隙≤0.08mm(JB/T5000.10-2007)
5.辊缝平行度误差:工作辊全长范围内≤0.01mm(ISO12180-2:2011)
1.碳素结构钢:Q235B、SPCC等冷轧板材(厚度0.3-6.0mm)
2.奥氏体不锈钢:304/316L系带材(宽度800-1600mm)
3.铝合金板材:5052/6061-T6合金(厚度0.5-4.5mm)
4.铜及铜合金:T2紫铜箔材(厚度0.05-1.2mm)
5.钛合金薄板:TA1/TC4系(厚度0.8-3.0mm)
1.几何精度测量:采用ISO12180系列标准进行辊系形位公差检测
2.动态特性分析:依据GB/T11348.1-2019实施振动频谱测试
3.力学性能验证:执行ASTME8/E8M-22标准进行材料拉伸试验
4.表面质量评定:按ISO8503-4:2012进行轧制表面粗糙度检测
5.温度场监测:采用GB/T13335-2021红外热成像技术规范
1.MitutoyoCRYSTA-ApexS系列三坐标测量机(精度0.6+L/400μm)
2.Bruel&Kjaer3560-B-030型振动分析系统(频率范围0.5Hz-20kHz)
3.Instron5985万能材料试验机(载荷容量600kN,ASTME4合规)
4.TaylorHobsonFormTalysurfi-Series表面轮廓仪(纵向分辨率0.8nm)
5.FLIRT865红外热像仪(热灵敏度≤40mK@30℃)
6.KEYENCELJ-V7000激光位移传感器(测量精度±0.02%)
7.PrüftechnikALIGNER激光对中系统(角度分辨率1arcsec)
8.ZwickRoellZHU2.5硬度计(符合ISO6506布氏硬度标准)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
以上是与单机架轧机检测相关的简单介绍,具体试验/检测周期、检测方法和仪器选择会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和标准而有所不同。北检研究院将根据客户需求合理的制定试验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