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飞溅颗粒尺寸分布:测量直径范围0.1-5.0mm的金属颗粒占比
2.表面熔融状态分析:观察氧化层厚度(10-200μm)及表面孔隙率
3.元素成分验证:检测Fe、Al、Cu等主量元素含量偏差(0.5wt%)
4.附着强度测试:评估颗粒与基体结合力(≥15MPa)
5.热影响区深度:测量基材微观组织变化区域(0.05-2.0mm)
1.电弧焊/激光焊工艺产生的304不锈钢飞溅物
2.压铸铝合金(ADC12)成型过程中的金属喷溅
3.等离子切割Q235碳钢产生的熔融颗粒
4.汽车车身点焊飞溅残留物(镀锌钢板)
5.核电管道焊接用镍基合金(Inconel625)飞溅物
1.ASTME3-11金相显微镜法:制备截面样品观察微观结构
2.ISO17639:2022焊缝无损检测技术规范
3.GB/T26955-2011金属材料焊缝破坏性试验方法
4.ASTME384-22显微硬度测试标准(载荷0.5-1kgf)
5.GB/T20123-2006钢铁总碳硫含量测定方法
1.OlympusDSX1000数码显微镜:5000倍放大观察表面形貌
2.HitachiSU5000场发射电镜:纳米级元素面分布分析
3.BrukerD8ADVANCEX射线衍射仪:物相结构鉴定
4.ShimadzuHMV-G21显微硬度计:维氏/努氏硬度测试
5.SpectroMAXxLMX06光谱仪:全元素快速定量分析
6.KeyenceVHX-7000三维景深显微镜:非接触式尺寸测量
7.MTSCriterion万能试验机:力学性能综合测试
8.NetzschSTA449F3同步热分析仪:氧化动力学研究
9.ZeissAxioImager.A2m金相显微镜:组织评级系统
10.ThermoScientificNitonXL5手持XRF:现场快速筛查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
以上是与金属飞溅检测相关的简单介绍,具体试验/检测周期、检测方法和仪器选择会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和标准而有所不同。北检研究院将根据客户需求合理的制定试验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