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晶体结构分析:通过X射线衍射(XRD)测定晶胞参数(a=5.42,c=10.87)及结晶度(≥98%)。
2.光学均匀性检测:使用激光干涉仪测量折射率偏差(Δn≤110⁻⁵)及波前畸变(RMS<λ/10@632.8nm)。
3.缺陷密度评估:采用金相显微镜或扫描电镜(SEM)观测位错密度(≤10cm⁻)及包裹体尺寸(<5μm)。
4.化学成分纯度:通过X射线荧光光谱(XRF)或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(ICP-OES)测定Li/I/O元素比例(LiIO₃纯度≥99.99%)。
5.热稳定性测试:热重分析仪(TGA)测定分解温度(≥450℃)及热膨胀系数(α=3.210⁻⁶/℃)。
1.高纯度单晶碘酸锂材料(直径≤100mm)。
2.非线性光学器件(如激光倍频器、电光调制器)。
3.薄膜涂层材料(厚度50nm-10μm)。
4.晶体生长原料(粉末或块状前驱体)。
5.辐射探测用闪烁晶体组件。
1.ASTME112-13:晶粒尺寸定量金相分析法。
2.ISO10110-5:2015:光学材料均匀性干涉测量标准。
3.GB/T14149-1993:光学玻璃透过率测试方法。
4.GB/T16534-2009:晶体缺陷显微观测规范。
5.GB/T17473.3-2008:电子材料化学成分分析通则。
1.RigakuSmartLabX射线衍射仪:用于全谱晶体结构解析。
2.ZygoGPI-XP激光干涉仪:波长632.8nm,精度λ/1000。
3.PerkinElmerLambda1050+紫外-近红外分光光度计:光谱范围175-3300nm。
4.HitachiSU5000场发射扫描电镜:分辨率1nm@15kV。
5.ThermoScientificARLQuant’XXRF光谱仪:元素检测限0.001%.
6.NetzschSTA449F3同步热分析仪:温度范围RT-1600℃。
7.BrukerDimensionIcon原子力显微镜:XYZ分辨率0.1nm。
8.Agilent7900ICP-MS:同位素灵敏度>110⁹cps/ppm。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
以上是与碘酸锂晶体检测相关的简单介绍,具体试验/检测周期、检测方法和仪器选择会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和标准而有所不同。北检研究院将根据客户需求合理的制定试验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