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层间结合强度:采用拉伸剪切法测试界面粘接质量,要求≥15MPa(ASTMD3165)
2.弯曲强度与模量:三点弯曲法测定承载能力,典型值≥150MPa(ISO14125)
3.密度偏差率:电子天平测量质量体积比,允许误差1.5%(GB/T6343)
4.耐腐蚀性:盐雾试验评估表面防护层失效时间≥500h(ASTMB117)
5.导热系数:稳态热流法测定传热性能范围0.1-5.0W/(mK)(GB/T10295)
1.金属基复合板:铝/铜基与高分子/陶瓷夹层结构
2.木塑复合板:木质纤维与聚乙烯/聚丙烯复合材料
3.陶瓷复合板:氧化铝/碳化硅增强多层结构体
4.纤维增强板:碳纤维/玻璃纤维环氧树脂体系
5.防火复合板:岩棉/硅酸钙芯材包覆金属面层
1.界面结合强度测试:ASTMD3165与GB/T7124规定拉伸剪切速率2mm/min
2.动态热机械分析:ISO6721-11测定-40℃~200℃温度区间储能模量
3.微观形貌观测:GB/T27788规定扫描电镜放大倍数5000以上
4.燃烧性能测试:GB/T8626建材可燃性垂直燃烧试验
5.环境老化试验:ISO9142湿热循环(40℃/95%RH)100周期评估
1.Instron5967万能材料试验机:最大载荷50kN,精度0.5%(力学性能测试)
2.HitachiSU3500扫描电镜:分辨率3nm(界面缺陷分析)
3.NetzschHFM436导热仪:测量范围0.001-2W/(mK)(热物性测试)
4.Q-FOGCCT1100盐雾箱:温度波动1℃(腐蚀试验)
5.TAQ800动态热机械分析仪:频率范围0.01-200Hz(粘弹性测试)
6.ShimadzuAGX-V电子万能机:配备10kN气动夹具(剥离强度测试)
7.AtlasCi4000氙灯老化箱:光谱匹配度0.8-1.2(光老化试验)
8.BrukerD8ADVANCEX射线衍射仪:角度精度0.0001(晶体结构分析)
9.MettlerToledoXSE204电子天平:分辨率0.1mg(密度测量)
10.ZwickRoellHIT230摆锤冲击机:能量范围0.5-50J(抗冲击测试)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
以上是与复合板检测相关的简单介绍,具体试验/检测周期、检测方法和仪器选择会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和标准而有所不同。北检研究院将根据客户需求合理的制定试验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