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次黄嘌呤纯度分析:采用HPLC法测定主成分含量≥98.5%,杂质总量≤1.5%;
2. 痕量重金属检测:铅(Pb)≤0.1 mg/kg、砷(As)≤0.05 mg/kg;
3. 水分含量测定:卡尔费休法控制水分≤0.5%;
4. 微生物限度:需氧菌总数≤100 CFU/g,霉菌酵母菌≤50 CFU/g;
5. 热稳定性测试:105℃加热24小时降解率≤3%。
1. 食品添加剂:如运动营养品中肌酸代谢产物监测;
2. 医药原料药:抗痛风药物中活性成分质量控制;
3. 生物样本:血清/尿液中尿酸前体物质分析;
4. 化工中间体:核苷酸合成原料批次一致性验证;
5. 饲料添加剂:禽畜代谢调节剂功能性评价。
1. ISO 20633:2018《食品中嘌呤类物质测定-HPLC法》;
2. GB/T 38165-2019《化学品纯度及杂质测定通用方法》;
3. ASTM E2941-21《生物样本中核苷酸类物质LC-MS/MS分析标准指南》;
4. GB 5009.268-2016《食品中多元素测定-ICP-MS法》;
5. ISO 17025:2017《实验室质量控制体系通用要求》。
1. 岛津高效液相色谱仪LC-20AT:配备DAD检测器,定量限0.01 μg/mL;
2. 安捷伦GC-MS系统7890B/5977A:用于挥发性杂质定性分析;
3. 梅特勒托利多XP205分析天平:精度0.01 mg的精密称量;
4. 珀金埃尔默NexION 350D ICP-MS:重金属元素ppb级检测;
5. 赛默飞UltiMate 3000 UHPLC:超高效分离复杂基质样品;
6. 布鲁克AVANCE III HD核磁共振仪:结构确证及异构体鉴别;
7. 耶拿Multi N/C 3100总有机碳分析仪:碳含量测定误差≤1%;
8. 梅特勒DL39卡尔费休水分仪:分辨率0.1 μg H₂O;
9. Bio-Rad Bio-Plex悬浮芯片系统:多指标同步生物活性检测;
10. Eppendorf BioPhotometer D30紫外分光光度计:快速筛查260 nm特征吸收。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
以上是与次黄嘌呤检测相关的简单介绍,具体试验/检测周期、检测方法和仪器选择会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和标准而有所不同。北检研究院将根据客户需求合理的制定试验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