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松装密度:测量自然堆积状态下的体积质量比(g/cm³),典型范围0.5-8.0
2. 振实密度:经机械振动后的最大密实度(g/cm³),精度±0.01
3. 孔隙率:计算颗粒间空隙占比(%),分辨率0.1%
4. 流动性指数:通过霍尔流速计测定(s/50g),误差≤0.5s
5. 粒度分布相关性:分析D10-D90粒径对密度的影响(μm)
1. 金属粉末:钛合金、不锈钢等增材制造原料
2. 陶瓷粉末:氧化铝、碳化硅等烧结前驱体
3. 化工原料:催化剂载体、高分子聚合物颗粒
4. 制药粉末:片剂压片用API与辅料混合物
5. 食品添加剂:乳清蛋白、可可粉等功能性粉体
1. ASTM B212-17:金属粉末松装密度标准测试法
2. ISO 3953:2011:振实密度测定国际通用规程
3. GB/T 5162-2021:金属粉末振实密度国标方法
4. ASTM D6393-14:非金属粉体流动性指数测定标准
5. GB/T 6286-2021:多孔材料显孔隙率测试规范
1. HOSOKAWA PT-X型松装密度测试仪:配备25mm标准漏斗与30cm³量杯
2. Copley TAP2智能振实密度仪:振幅3mm±0.1mm,频率250次/分
3. Micromeritics GeoPyc 1365全自动孔隙率分析仪:氦气置换法精度0.01%
4. ERWEKA GT型多功能粉体特性分析仪:集成流速与密度测定模块
5. Malvern Mastersizer 3000激光粒度仪:关联粒度与密度的数学模型
6. Quantachrome Ultrapyc 5000真密度分析仪:高压气体膨胀法测量
7. Pharma Test PTB-S4药典合规性粉体测试台:符合USP<1174>要求
8. Bettersize BT-1000振实密度自动记录系统:最大量程15g/cm³
9. Labthink FBT-9粉体流动性测试仪:霍尔流速与剪切盒双模式
10. Shimadzu SMK-301振动筛分机:配套粒度分级密度关联分析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
以上是与粉末密度检测相关的简单介绍,具体试验/检测周期、检测方法和仪器选择会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和标准而有所不同。北检研究院将根据客户需求合理的制定试验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