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击穿电压测试:测量介质失效临界电压(0-50 kV可调),精度±1% FS
2. 起弧时间测定:记录电极间首次放电时间(分辨率0.1 μs)
3. 电弧能量密度分析:计算单位面积能量值(范围0.1-100 J/mm²)
4. 介质恢复特性:评估灭弧后绝缘恢复时间(测试周期0-60 s)
5. 电极损耗率测量:量化电极质量变化(精度±0.1 mg)
1. 金属基复合材料:包括铝合金/碳化硅复合材料、铜-石墨烯层压板等
2. 高分子绝缘材料:聚酰亚胺薄膜、环氧树脂封装件等
3. 电子封装器件:IGBT模块、高压连接器触点组件
4. 表面功能涂层:等离子喷涂氧化铝涂层、PVD氮化钛镀层
5. 新能源部件:锂离子电池隔膜、燃料电池双极板
1. ASTM D619-21:绝缘材料高压脉冲起弧试验规程
2. ISO 18278-3:2022 金属材料电弧侵蚀评价方法
3. GB/T 1408.1-2016 固体绝缘材料工频击穿试验
4. IEC 61621:2020 干式绝缘材料耐电弧性测定
5. GB/T 1693-2021 硫化橡胶工频击穿电压强度试验
1. Hipotronics DC-50kV 高压发生器(输出精度±0.5%)
2. Keysight DSOX1204A 示波器(带宽200 MHz)
3. Omicron Lab MPD600 多通道数据采集系统
4. Phenom ProX SEM 扫描电镜(分辨率4 nm)
5. HIOKI PW3390 功率分析仪(基本精度±0.05%)
6. ZEISS Smartproof 5 共聚焦显微镜(垂直分辨率10 nm)
7. AMETEK CTS726 耐电弧试验箱(温度范围-70~300℃)
8. Kikusui TOS9201 绝缘电阻测试仪(测量范围10^4~10^16 Ω)
9. FLIR A700 红外热像仪(热灵敏度≤40 mK)
10. Bruker ContourGT-X3 白光干涉仪(纵向分辨率0.1 nm)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
以上是与电火花起弧检测相关的简单介绍,具体试验/检测周期、检测方法和仪器选择会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和标准而有所不同。北检研究院将根据客户需求合理的制定试验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