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厚度公差:采用激光测厚仪测量带材纵向/横向厚度偏差(±0.01mm~±0.1mm)
2. 抗拉强度:通过万能试验机测定材料屈服强度(≥200MPa)和极限强度(300-1500MPa)
3. 表面粗糙度:使用接触式轮廓仪检测Ra值(0.1μm-3.2μm)与Rz值(0.5μm-12.5μm)
4. 维氏硬度:按载荷1kgf~30kgf测试HV硬度值(80HV~400HV)
5. 杯突值:依据GB/T 4156标准测定冲压成形性能(IE≥6.5mm)
1. 不锈钢冷轧带材(304/316/430系)
2. 碳素结构钢带材(SPCC/SPCD/SPCE)
3. 铝合金带材(5052/6061/7075系)
4. 铜及铜合金带材(C1100/C5191/C7521)
5. 镀层钢带(镀锌/镀锡/镀铬材质)
1. ASTM A370:金属材料力学性能测试标准
2. ISO 4287:表面粗糙度轮廓法测量规范
3. GB/T 228.1-2021:金属材料拉伸试验方法
4. ASTM E384:材料显微硬度测试标准
5. GB/T 4340.1-2009:金属维氏硬度试验方法
6. ISO 6892-1:室温拉伸试验国际标准
7. GB/T 2975-2018:钢及钢产品取样规范
1. 三丰测厚仪LITEMATIC VL-50:分辨率0.1μm的接触式厚度测量系统
2. Instron 5985万能试验机:最大载荷600kN的电子拉力试验机
3. Mitutoyo SJ-410表面粗糙度仪:可测Ra/Rz/Rt等12个参数
4. ZwickRoell ZHV30显微硬度计:配备自动转塔的维氏/努氏硬度测试仪
5. Erichsen 142-20杯突试验机:最大冲压深度20mm的成形性测试设备
6. Olympus DSX1000数码显微镜:5000倍放大表面缺陷分析系统
7. Bruker Q4 TASMAN直读光谱仪:可检测C/Si/Mn等18种元素成分
8. Elcometer 456涂层测厚仪:磁感应/涡流双原理镀层厚度测量仪
9. Keyence LS-9000激光平整度仪:非接触式平面度测量精度±0.5μm
10. Thermo Scientific ARL iSpark金属分析仪:火花直读光谱成分检测设备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
以上是与冷轧带材检测相关的简单介绍,具体试验/检测周期、检测方法和仪器选择会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和标准而有所不同。北检研究院将根据客户需求合理的制定试验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