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尺寸精度:叉臂间距公差±0.05mm;轴孔直径偏差≤IT7级;安装平面平面度≤0.1mm/m
2. 表面硬度:接触面硬度HRC 40-45;基体硬度HB 220-260;硬化层深度0.3-0.5mm
3. 金相组织:珠光体含量≥85%;石墨形态评级(ISO 945);渗碳层梯度≤0.05mm/级
4. 疲劳寿命:交变载荷测试≥5×10⁶次;扭转疲劳强度≥450MPa;冲击韧性≥35J/cm²
5. 表面缺陷:裂纹检出灵敏度0.1mm;气孔直径≤Φ0.3mm;镀层厚度8-12μm
1. 铸铁分离叉:HT250/HT300材质铸件本体与加工面
2. 合金钢锻件:42CrMo/20CrMnTi锻造毛坯及热处理件
3. 铝合金压铸件:ADC12/A356压铸成型部件
4. 粉末冶金件:Fe-Cu-C系烧结制品密度≥6.8g/cm³
5. 复合材料部件:碳纤维增强尼龙(PA+CF30%)注塑件
1. GB/T 1800.2-2020《产品几何技术规范》尺寸测量
2. ASTM E18-22《金属材料洛氏硬度标准试验方法》
3. ISO 643:2019《钢的奥氏体晶粒度测定》金相分析
4. GB/T 3075-2021《金属轴向疲劳试验方法》载荷测试
5. JB/T 6061-2007《无损检测 磁粉检测》表面探伤
1. 三坐标测量机(Mitutoyo CRYSTA-Apex S574):三维尺寸测量精度±1.5μm+L/250
2. 显微硬度计(Wilson 402MVD):载荷范围10-3000gf,压痕自动测量
3. 金相图像分析系统(Olympus GX53):500×物镜配合EDX能谱分析模块
4. 高频疲劳试验机(Instron 8802):最大动态载荷±100kN,频率200Hz
5. 磁粉探伤仪(YXLON EFG3000):周向磁化电流0-3000A连续可调
6. X射线荧光光谱仪(Thermo ARL QUANT'X):元素分析范围Na-U,检出限ppm级
7. 轮廓投影仪(Nikon V-12B):50倍物镜配合十字线瞄准系统
8. 超声波测厚仪(Olympus 38DL PLUS):测量范围0.15-500mm(钢)
9. 盐雾试验箱(Q-FOG CCT1100):符合ASTM B117标准循环腐蚀测试
10. 三维扫描仪(GOM ATOS Q):蓝光扫描精度±0.01mm/m³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
以上是与离合器分离叉检测相关的简单介绍,具体试验/检测周期、检测方法和仪器选择会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和标准而有所不同。北检研究院将根据客户需求合理的制定试验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