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共振频率范围:测量0.1Hz-20kHz频段内的基频与谐波频率值(精度0.05%)
2.振幅线性度:在0.1μm-5mm位移范围内验证输出信号线性度(误差≤1.2%)
3.品质因数Q值:计算振动系统能量损耗比(测量分辨率0.01)
4.相位延迟特性:记录0-360相位角随频率变化曲线(采样率≥1MS/s)
5.温度漂移系数:在-40℃至+150℃温区内监测频率稳定性(温漂≤5ppm/℃)
1.金属材料:钛合金涡轮叶片、铝合金航天结构件等
2.高分子材料:工程塑料齿轮、橡胶减震器等
3.压电陶瓷:超声换能器、传感器晶片等
4.复合材料:碳纤维增强构件、玻璃钢储罐等
5.电子元器件:MEMS谐振器、石英晶体振荡器等
ASTME1876-22《动态杨氏模量测试标准》
ISO7626-5:2021《机械振动与冲击-阻抗测试》
GB/T22315-2022《金属材料弹性模量测定方法》
GB/T11349.1-2018《机械振动与冲击-机械导纳试验》
IEC60444-8:2020《石英晶体元件参数测量》
1.PolytecPSV-500激光测振仪(非接触式全场振动分析)
2.KeysightE5063A阻抗分析仪(5Hz至3GHz网络参数测量)
3.BrukerDimensionIcon原子力显微镜(纳米级谐振特性分析)
4.B&K4825激振器系统(最大推力200N,频率范围DC-18kHz)
5.Agilent4294A精密阻抗分析仪(40Hz至110MHz高精度测试)
6.InstronE3000动态疲劳试验机(轴向振动载荷模拟)
7.OROSOR38动态信号分析仪(24位AD转换,102.4kHz带宽)
8.PCB352C03加速度传感器(灵敏度100mV/g,量程50g)
9.NIPXIe-4499数据采集模块(24通道同步采样,204.8kS/s)
10.TektronixMDO3104混合域示波器(频谱分析与时域波形同步捕获)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
以上是与共振频率计检测相关的简单介绍,具体试验/检测周期、检测方法和仪器选择会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和标准而有所不同。北检研究院将根据客户需求合理的制定试验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