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尺寸精度检测:长度公差0.5mm/1000mm,平面度≤0.2mm/m,壁厚偏差5%
2.化学成分分析:Cr含量17-20%,Ni含量8-12%,C含量≤0.08%,S/P杂质≤0.03%
3.高温抗蠕变性能:1200℃下持续载荷20MPa时变形量≤1%/100h
4.氧化增重率测试:1000℃空气环境中暴露50h增重≤2mg/cm
5.热震稳定性:1100℃↔室温水冷循环20次无裂纹
1.奥氏体不锈钢烧舟(304/316L系)
2.镍基高温合金烧舟(Inconel600/601)
3.钛合金真空烧结专用烧舟
4.钴基耐磨合金烧舟(Stellite系列)
5.陶瓷涂层复合金属烧舟(Al₂O₃/ZrO₂涂层)
1.尺寸测量执行GB/T1804-2000《一般公差》m级精度要求
2.化学成分分析采用ASTME1086-2021火花直读光谱法
3.高温蠕变试验依据ISO204:2018持久试验标准
4.氧化动力学测试参照GB/T13303-1991钢的抗氧化性测定法
5.热震试验按HB5258-2000钢及合金高温抗氧化性试验方法执行
1.MitutoyoCMMCrysta-ApexS系列三坐标测量机(精度1.5μm)
2.ThermoScientificARLiSpark8860真空直读光谱仪
3.Instron8862高温蠕变试验机(最高温度1600℃)
4.NetzschSTA449F5同步热分析仪(TG-DSC联用)
5.KeyenceVHX-7000超景深显微镜(5000倍率)
6.Zwick/RoellZ100万能材料试验机(100kN载荷)
7.Elcometer456涂层测厚仪(分辨率0.1μm)
8.HeraeusK1157程控马弗炉(最高温度1700℃)
9.OlympusOmniscanX3涡流探伤仪(缺陷检出Φ0.3mm)
10.BrukerD8ADVANCEX射线衍射仪(Cu靶Kα辐射)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
以上是与金属烧舟检测相关的简单介绍,具体试验/检测周期、检测方法和仪器选择会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和标准而有所不同。北检研究院将根据客户需求合理的制定试验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