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几何尺寸检测:轨头接触面平面度≤0.05mm/m,螺栓孔间距公差±0.2mm
2. 表面硬度测试:布氏硬度范围HBW 280-320(轨头接触区域)
3. 抗拉强度测试:屈服强度≥650MPa,抗拉强度≥800MPa
4. 冲击韧性试验:-20℃条件下V型缺口冲击功≥27J
5. 疲劳寿命验证:200万次循环载荷(50-250kN)无裂纹产生
1. 碳素结构钢鱼尾板(Q235B/Q345B系列)
2. 低合金高强度钢鱼尾板(ASTM A572 Gr.50)
3. 贝氏体钢鱼尾板(BNbRE系列)
4. 不锈钢复合鱼尾板(06Cr19Ni10基材)
5. 热处理调质钢鱼尾板(42CrMoA/40CrNiMoA)
1. 尺寸测量执行GB/T 3077-2015《合金结构钢》公差规范
2. 硬度测试采用ASTM E10-18《金属材料布氏硬度试验方法》
3. 拉伸试验依据ISO 6892-1:2019《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》
4. 冲击试验符合GB/T 229-2020《金属材料夏比摆锤冲击试验方法》
5. 疲劳测试参照TB/T 2344-2020《铁路用鱼尾板技术条件》附录C
1. WAW-1000D微机控制电液伺服万能试验机(载荷精度±0.5%)
2. HBRV-187.5布洛维三用硬度计(符合ISO 6506标准)
3 | JBW-450C微机控制冲击试验机(温度范围-60~+150℃)
4. GOM ATOS Q三维光学扫描仪(测量精度±15μm)
5. PLG-300C高频疲劳试验机(频率范围50-300Hz)
6 | OLYMPUS DSX1000数码金相显微镜(5000倍率)
7 | EDX-7000 X射线荧光光谱仪(元素分析精度0.01%)
8 | MTS 810液压伺服试验系统(动态载荷控制精度±1%)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
以上是与缓冲式鱼尾板检测相关的简单介绍,具体试验/检测周期、检测方法和仪器选择会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和标准而有所不同。北检研究院将根据客户需求合理的制定试验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