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化学成分分析:测定C(0.35%-0.55%)、Cr(1.2%-2.5%)、Mo(0.2%-0.6%)等元素含量
2. 表面硬度测试:采用HRC标尺(45-58 HRC)进行多点测量
3. 金相组织检验:观察马氏体含量(≥90%)、残余奥氏体(≤5%)及碳化物分布
4. 超声波探伤:探测深度≥200mm,灵敏度Φ2mm平底孔当量
5. 断裂韧性测试:KIC值测定(≥60 MPa·m¹/²)
1. 合金钢辊颈(42CrMo4/34CrNiMo6)
2. 球墨铸铁辊颈(QT600-3/QT700-2)
3. 双相不锈钢辊颈(ASTM A995 4A/5A)
4. 镍基合金复合辊颈(Inconel 625/718)
5. 轧机工作辊(支撑辊/中间辊/工作辊)
1. ASTM E415-17 碳硫分析仪测定法
2. ISO 6508-1:2016 洛氏硬度测试规程
3. GB/T 13298-2015 金属显微组织检验方法
4. GB/T 6402-2008 锻轧钢棒超声检测方法
5. ASTM E1820-23a 断裂韧性标准试验方法
1. ARL 3460直读光谱仪:元素成分快速定量分析
2. ZwickRoell ZHU250硬度计:全自动洛氏/布氏硬度测试
3. Olympus GX53倒置金相显微镜:5000倍组织观测系统
4. GE USM Go+超声波探伤仪:128通道相控阵检测
5. MTS Landmark液压伺服试验机:100kN动态载荷测试
6. Bruker D8 ADVANCE X射线衍射仪:残余应力分析
7. Keyence VR-5000三维轮廓仪:表面微裂纹定量测量
8. Instron 8862疲劳试验机:10Hz高频循环载荷模拟
9. Zeiss Sigma 500扫描电镜:断口形貌微区分析
10. Fluke Ti450红外热像仪:运转状态温度场监测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
以上是与辊颈折断检测相关的简单介绍,具体试验/检测周期、检测方法和仪器选择会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和标准而有所不同。北检研究院将根据客户需求合理的制定试验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