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粒径分布:D10(1-5μm)、D50(10-50μm)、D90(80-150μm)的粒度区间控制
2. 比表面积:BET法测定100-500m²/g范围内的孔隙结构参数
3. 抗压强度:单颗粒破碎强度≥20N/颗的机械性能测试
4. 活性组分含量:XRF法测定贵金属负载量0.1-5wt%的精准分析
5. 热稳定性:TG-DSC联用测试500-800℃区间失重率≤3%的热力学指标
1. 贵金属催化剂:铂族金属(Pt/Pd/Rh)负载型颗粒催化剂
2. 金属氧化物催化剂:Al₂O₃、TiO₂基多孔催化材料
3. 分子筛催化剂:ZSM-5、SAPO系列结晶硅铝酸盐颗粒
4. 加氢脱硫催化剂:Co-Mo/Al₂O₃系石油精炼用颗粒剂
5. SCR脱硝催化剂:V₂O₅-WO₃/TiO₂蜂窝状催化模块
1. ASTM B822-20《金属粉末粒度分布的激光衍射测定》
2. ISO 9277:2010《气体吸附法测定比表面积》
3. GB/T 21650.2-2008《压汞法和气体吸附法测定固体材料孔径分布》
4. ASTM D4179-22《催化剂单颗粒抗压强度的标准试验方法》
5. GB/T 30451-2013《化学吸附仪测定催化剂酸性位点》
1. Malvern Mastersizer 3000激光粒度仪:0.01-3500μm粒径分析
2. Micromeritics ASAP 2460比表面分析仪:0.01-5000m²/g比表面测量
3. Instron 5967万能材料试验机:0.5N-30kN压力测试范围
4. Thermo Scientific ARL PERFORM'X X射线荧光光谱仪:ppm级元素分析
5. Netzsch STA 449F3同步热分析仪:-150℃-1650℃热稳定性测试
6. Quantachrome Autosorb-iQ化学吸附仪:酸性位点及金属分散度测定
7. JEOL JSM-7900F场发射电镜:1nm分辨率微观形貌表征
8. Bruker D8 ADVANCE X射线衍射仪:物相组成晶体结构分析
9. Agilent 7900 ICP-M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:ppb级痕量元素检测
10. Pfeiffer Vacuum OmniStar质谱联用系统:原位反应气体成分分析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
以上是与粒状催化剂检测相关的简单介绍,具体试验/检测周期、检测方法和仪器选择会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和标准而有所不同。北检研究院将根据客户需求合理的制定试验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