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成分纯度检测:CoS₂主含量≥99.5%,杂质元素(Fe、Ni、Cu)≤0.01%
2. 晶体结构分析:XRD测定晶型(立方相/六方相),晶胞参数误差≤0.02Å
3. 粒径分布测试:D50值范围50-200nm,分散度PDI<0.3
4. 硫含量测定:理论硫含量42.5wt%,实测偏差±0.5%
5. 热稳定性评估:TG-DSC分析分解温度>400℃(N₂氛围)
1.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:评估CoS₂@C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
2. 工业催化剂:石化加氢反应中CoS₂载体的活性组分分析
3. 纳米功能材料:量子点级CoS₂的光催化特性表征
4. 涂层材料:高温防护涂层的CoS₂相变行为研究
5. 原料粉末:高纯CoS₂生产批次一致性验证
1. ASTM E1941-10(2021):高频燃烧红外法测定硫元素含量
2. ISO 13320:2020:激光衍射法测定粒度分布
3. GB/T 19077-2016:粒度分析的激光散射法实施规范
4. GB/T 19587-2017:气体吸附法(BET)比表面积测定
5. ISO 17470:2014:电子探针微区成分分析标准
1. Rigaku SmartLab X射线衍射仪:9kW旋转阳极靶,2θ角度精度±0.0001°
2. Malvern Mastersizer 3000激光粒度仪:测量范围0.01-3500μm
3. Netzsch STA 449 F5同步热分析仪:温度范围RT-1600℃
4. PerkinElmer Optima 8300 ICP-OES:检出限低至ppb级
5. Quantachrome Autosorb-iQ全自动比表面仪:孔径分析精度0.35-500nm
6. JEOL JSM-7900F场发射电镜:分辨率0.8nm@15kV
7. Bruker D8 ADVANCE XRD:配备LYNXEYE XE探测器
8. Shimadzu EDX-7000 X荧光光谱仪:可测元素范围Na-U
9. Agilent 8900 ICP-MS/MS:三重四极杆质谱系统
10. Mettler Toledo TGA/DSC3+:超微量样品热重分析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
以上是与二硫化钴检测相关的简单介绍,具体试验/检测周期、检测方法和仪器选择会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和标准而有所不同。北检研究院将根据客户需求合理的制定试验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