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残留厚度测量:采用非接触式激光测厚仪检测残铁厚度(范围0.1-5.0mm),精度±0.02mm
2. 表面粗糙度分析:使用白光干涉仪测定Ra值(标准范围≤6.3μm),符合ISO 4287:1997
3. 微观组织观测:金相显微镜(500-1000倍)检查晶粒度(等级G4-G8),依据GB/T 9441-2021
4. 化学成分检测:直读光谱仪测定Fe/C/Si/Mn元素含量(误差±0.01%)
5. 硬度测试:维氏硬度计HV0.5载荷(150-300HV区间),参照ASTM E384-22
6. 三维形貌重建:蓝光扫描仪获取残铁体积数据(分辨率0.01mm³)
1. 铸铁类:灰铸铁/球墨铸铁发动机缸体/制动盘(浇口直径Φ20-150mm)
2. 铸钢件:ZG230-450材质阀门/齿轮箱体(壁厚≥15mm)
3. 铝合金铸件:A356-T6汽车轮毂/壳体(浇道截面积50-300mm²)
4. 铜合金铸件:ZCuSn10Zn2轴承/衬套(浇口温度≥1100℃)
5. 高温合金铸件:K418/K419涡轮叶片(定向凝固工艺)
1. ASTM E1251-17a《金属材料火花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方法》
2. ISO 6507-1:2023《金属材料维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:试验方法》
3. GB/T 11354-2022《钢铁零件渗氮层深度测定和金相组织检验》
4. ASTM E407-07(2022)《金属和合金微观腐蚀方法》
5. GB/T 6060.2-2023《表面粗糙度比较样块铸造表面》
1. Olympus GX53倒置金相显微镜(500-1000倍):晶粒度/夹杂物分析
2. Hexagon Global Classic三坐标测量机(精度1.9+L/350μm):三维尺寸测量
3. Bruker Q4 TASMAN直读光谱仪(波长范围140-670nm):元素定量分析
4. Mitutoyo SJ-410表面粗糙度仪(行程7mm/分辨率0.01μm):Ra/Rz参数测定
5. Zwick ZHV30显微硬度计(载荷0.01-30kgf):薄层硬度测试
6. Keyence VR-5000三维扫描系统(点距0.05mm):表面形貌重建
7. Elcometer 456涂层测厚仪(量程0-2000μm):残余镀层厚度测量
8. Instron 5985万能试验机(载荷300kN):结合强度测试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
以上是与浇口残铁检测相关的简单介绍,具体试验/检测周期、检测方法和仪器选择会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和标准而有所不同。北检研究院将根据客户需求合理的制定试验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