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密度测定:采用氦气置换法测量表观密度(范围0.5-8.0 g/cm³),允许偏差≤±0.02 g/cm³
2. 孔隙率分析:开孔率测试精度达±0.5%,闭孔率通过压汞法测定(孔径范围3 nm-500 μm)
3. 抗压强度测试:最大载荷500 kN,应变速率0.5 mm/min,记录屈服强度与断裂强度值
4. 成分均匀性检测:XRF元素分析(Na-U元素范围),面扫描分辨率≤1 μm
5. 热膨胀系数测定:温度范围25-1500℃,升温速率5℃/min,CTE测量精度±0.1×10^-6/K
6. 微观结构表征:SEM观测晶粒尺寸(0.1-100 μm),EDS元素面分布分析
7. 尺寸公差检验:三维轮廓仪测量平面度≤±5 μm/m,圆柱度≤IT7级
1. 陶瓷基复合材料生坯:包括氧化铝/碳化硅系密封件、氮化硅轴承毛坯等
2. 金属基复合生坯:铜钨电触头预制体、铁基粉末冶金齿轮毛坯
3. 碳碳复合材料预制体:刹车盘生坯密度1.0-1.4 g/cm³的针刺/化学气相沉积制品
4. 聚合物基复合预成型体:PTFE填充石墨密封环生坯、PEEK碳纤维增强预浸料
5. 功能梯度材料生坯:钨铜梯度电极、氧化锆-不锈钢生物植入体过渡层材料
1. ASTM B962-17 标准规范金属粉末生坯的密度测试方法
2. ISO 2738:1999 烧结金属材料开孔率测定规范
3. GB/T 1964-2020 多孔陶瓷抗压强度试验方法
4. ASTM E831-19 热机械分析测定线性热膨胀系数
5. GB/T 25995-2010 精细陶瓷密度测试的液体静力称量法
6. ISO 13356:2015 外科植入物用氧化钇稳定四方氧化锆陶瓷的相含量分析
1. AccuPyc II 1340全自动气体置换密度仪:分辨率0.0001 g/cm³,10 cm³样品池
2. AutoPore IV 9500压汞仪:压力范围0.1-60000 psi,孔径分析精度±1%
3. Instron 5982万能材料试验机:最大载荷600 kN,配备高温炉(1200℃)
4. Netzsch DIL 402 Expedis热膨胀仪:温度分辨率0.01℃,最大膨胀量±2500 μm
5. ZEISS GeminiSEM 500场发射电镜:分辨率0.8 nm@15 kV,集成牛津X-MaxN80能谱仪
6. Bruker D8 ADVANCE X射线衍射仪:Cu靶Kα辐射(λ=1.5406Å),扫描角度5-140°
7. Keyence VR-3200三维轮廓仪:Z轴重复精度0.02 μm,测量速度300 mm/s
8. Malvern Mastersizer 3000激光粒度仪:测量范围0.01-3500 μm,干湿法两用
9. Leco TCH-600氧氮氢分析仪:氧检测下限0.05 ppm,氮精度±0.02 ppm
10.Hitachi STA7300同步热分析仪:TG分辨率0.1 μg,DSC灵敏度1 μW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
以上是与复合生坯检测相关的简单介绍,具体试验/检测周期、检测方法和仪器选择会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和标准而有所不同。北检研究院将根据客户需求合理的制定试验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