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尺寸公差:外径公差±0.02mm,内径公差±0.015mm,厚度偏差≤±0.01mm
2. 表面硬度:洛氏硬度HRC 45-50(淬火件),维氏硬度HV 300-350(非淬火件)
3. 圆度误差:径向跳动≤0.03mm(静态测试),动态偏摆≤0.05mm(3000rpm工况)
4. 表面粗糙度:Ra≤0.8μm(工作面),Rz≤6.3μm(非接触面)
5. 材料成分:碳含量0.35%-0.45%,铬含量1.2%-1.6%,镍含量≤0.25%(按GB/T 3077)
6. 耐腐蚀性:中性盐雾试验≥72h无红锈(ISO 9227标准)
7. 抗拉强度:≥850MPa(轴向拉伸试验)
1. 不锈钢制箍圈导板(304/316L材质系列)
2. 钛合金精密导板(TC4/TC11航空级材料)
3. 渗碳淬火钢导板(20CrMnTi表面硬化处理)
4. 粉末冶金导板(Fe-Cu-C系烧结制品)
5.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导板(PEEK+碳纤维增强型)
6. 双金属复合导板(钢基体+铜合金衬层)
1. 尺寸测量:采用GB/T 1800.2-2020《产品几何技术规范》配合三坐标测量法
2. 硬度测试:洛氏硬度按ASTM E18-22执行,维氏硬度按ISO 6507-1:2023实施
3. 材料分析:光谱法依据GB/T 4336-2016,金相检验按ASTM E3-11(2021)制备试样
4. 疲劳试验:轴向交变载荷测试参照GB/T 3075-2021设定10^7次循环基数
5. 盐雾试验:连续喷雾法执行ISO 9227:2022标准,温度35±2℃,浓度5% NaCl溶液
6. 摩擦系数测定:采用GB/T 12444-2006环块试验法,载荷200N,转速400rpm
1. 三坐标测量机:Mitutoyo CRYSTA-Apex S 12000型,测量精度±(1.8+L/250)μm
2. 圆度仪:Taylor Hobson Talyrond 585LT,径向测量范围φ3-φ450mm
3. 光谱分析仪:奥林巴斯DELTA Professional XRF合金分析仪,元素检测范围Mg-U
4. 万能材料试验机:Instron 5985型,最大载荷600kN,精度等级0.5级
5. 表面粗糙度仪:Mahr MarSurf LD260,Ra测量范围0.005-16μm
6. 盐雾试验箱:Q-FOG CCT1100型,温度均匀度±1.5℃,喷雾沉降量1-2ml/80cm²·h
7. 金相显微镜:蔡司Axio Imager M2m,最大放大倍数1000X,配备Clemex图像分析系统
8. 洛氏硬度计:Wilson 5741型自动转塔式硬度计,符合ASTM E18标准要求
9. X射线探伤机:YXLON FF35 CT系统,最大穿透钢厚度85mm(220kV)
10. 摩擦磨损试验机:MMW-1A立式万能试验机,转速范围10-2000rpm无级可调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
以上是与箍圈导板检测相关的简单介绍,具体试验/检测周期、检测方法和仪器选择会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和标准而有所不同。北检研究院将根据客户需求合理的制定试验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