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间隙尺寸测量:0.1-3.0mm0.02mm(视产品规格)
2.电极平行度检测:≤0.05mm/m
3.表面粗糙度分析:Ra0.4-3.2μm
4.材料硬度测试:HV100-800
5.电气导通性验证:接触电阻≤50mΩ
1.内燃机火花塞(镍基合金/铱金电极)
2.锂离子电池极片(铝/铜箔复合材料)
3.电阻焊电极头(铬锆铜/钨铜合金)
4.高压继电器触点(银氧化锡/银氧化锌)
5.半导体封装键合丝(金/铜微米级导线)
1.光学显微测量法:ISO13779-2016《硬质合金显微组织测定》
2.接触式探针法:GB/T1800.2-2020《产品几何技术规范》
3.X射线断层扫描:ASTME1570-19《计算机断层成像标准》
4.激光共聚焦扫描:ISO25178-604:2013《表面纹理分析》
5.金相显微分析法:GB/T13298-2015《金属显微组织检验方法》
1.MitutoyoQuickVisionPro系列光学测量仪(二维尺寸测量)
2.KeyenceVHX-7000数码显微镜(三维形貌重建)
3.ZeissXradia620VersaX射线显微镜(亚微米级断层成像)
4.OlympusLEXTOLS5000激光共聚焦显微镜(纳米级粗糙度分析)
5.Instron68TM-100材料试验机(接触电阻同步测试)
6.BrukerContourGT-K光学轮廓仪(非接触式表面测量)
7.Starrett196光学投影仪(快速批量检测)
8.Agilent34465A数字万用表(微电阻精确测量)
9.ShimadzuHMV-G21显微硬度计(材料力学性能测试)
10.NikonMM-400测量显微镜(高精度坐标定位)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
以上是与电极间隙检测相关的简单介绍,具体试验/检测周期、检测方法和仪器选择会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和标准而有所不同。北检研究院将根据客户需求合理的制定试验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