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重复定位精度:测量机械臂末端在相同指令下的位置偏差值(±0.02mm至±0.5mm)
2. 负载能力测试:验证额定负载下的位移误差(≤0.1%FS)及过载150%的机械形变量
3. 动态性能测试:包含最大加速度(2-15m/s²)、振动幅度(≤50μm)及轨迹跟踪误差(±0.05mm)
4. 电气安全测试:绝缘电阻(≥100MΩ)、接地阻抗(≤0.1Ω)、耐压强度(1500V/60s)
5. 环境适应性:高低温循环(-20℃~+70℃)、湿度(95%RH)、粉尘防护等级(IP65/IP67)
1. 工业机器人本体:六轴关节型/SCARA/Delta等结构型式
2. 伺服电机与驱动器:功率范围0.5kW-45kW
3. 减速器与传动部件:谐波减速器/RV减速器/行星齿轮箱
4. 控制系统:PLC模块/运动控制卡/示教器
5. 传感器模块:力觉传感器/视觉系统/编码器
1. ISO 9283:1998《操作型工业机器人性能规范》
2. GB/T 12642-2013《工业机器人性能规范及其试验方法》
3. ISO 10218-1:2011《工业机器人安全要求》
4. GB 5226.1-2019《机械电气安全通用技术条件》
5. IEC 61000-6-2:2019《电磁兼容性试验标准》
1. Leica AT960激光跟踪仪:空间定位精度±15μm+6μm/m
2. Kistler 9257B六维力传感器:量程±2000N/±200Nm
3. OMRON FZ5视觉系统:重复测量精度±0.01mm
4. Fluke 438-II电能质量分析仪:电压精度±0.1%rdg
5. KUKA DKP-400机械臂测试平台:最大负载400kg
6. Vibration Research VR9500振动分析仪:频率范围0.5Hz-20kHz
7. Climatic Chamber CTS-C-600L温湿度试验箱:控温精度±0.5℃
8. HIOKI ST5520绝缘耐压测试仪:输出电压AC 5kV
9. RENISHAW XL-80激光干涉仪:线性测量精度±0.5ppm
10. NI PXIe-8880控制器:实时采样率1MHz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
以上是与工业机器人检测相关的简单介绍,具体试验/检测周期、检测方法和仪器选择会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和标准而有所不同。北检研究院将根据客户需求合理的制定试验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