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电极对中精度检测:测量电极与炉体中心轴线偏差值(±2mm)
2. 电弧稳定性分析:记录电流波动范围(±5%额定值)与电压闪变频率
3. 炉衬厚度监测:采用激光测距仪测定耐火层残余厚度(精度0.1mm)
4. 短网阻抗测试:测量三相不平衡度(≤3%)与阻抗匹配系数(0.95-1.05)
5. 冷却系统效率评估:计算水冷构件温差(ΔT≤15℃)与流量衰减率(<5%/年)
1. 冶金行业:不锈钢/合金钢冶炼电弧炉
2. 铸造行业:铸铁件熔炼用三相交流电弧炉
3. 耐火材料:镁碳砖/刚玉质炉衬结构
4. 电极系统:石墨电极/自焙电极组件
5. 电气设备:短网系统/变压器/电抗器
1. GB/T 10067.3-2015 电热装置基本技术条件 第3部分:感应电热装置
2. ASTM E3-11(2017) 金相试样制备标准指南
3. ISO 13579-1:2013 工业炉热平衡计算方法
4. GB/T 3485-2018 评价企业合理用电技术导则
5. IEC 60519-21:2008 电热装置的安全要求
1. FLUKE 435-II电能质量分析仪:三相电压/电流谐波分析(0.1级精度)
2. Thermo Scientific ARL 4460金属分析仪:炉渣成分光谱检测(ppm级分辨率)
3. LEICA DM2700M金相显微镜:耐火材料微观结构观测(5000倍放大)
4. HIOKI PW3390功率计:实时功率因数测量(基本精度±0.04%)
5. FLIR T1020红外热像仪:炉体表面温度场扫描(±1℃测温精度)
6. ZEISS GOM ATOS Q三维扫描仪:电极几何形变检测(0.02mm测量精度)
7. KISTLER 5064B压力传感器:液压系统压力波动监测(0.5%FS线性度)
8. AGILENT 34972A数据采集器:多通道温度/电压同步记录(100kS/s采样率)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
以上是与并联电弧炉检测相关的简单介绍,具体试验/检测周期、检测方法和仪器选择会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和标准而有所不同。北检研究院将根据客户需求合理的制定试验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