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加热温度控制:监测炉温均匀性(±10℃),典型工艺温度范围为850-950℃
2. 保温时间测定:根据材料厚度计算保持时间(1.5-3min/mm)
3. 冷却速率分析:空冷/风冷条件下记录温度下降曲线(30-50℃/min)
4. 金相组织检验:珠光体含量(40-60%),铁素体形态及分布评级
5. 硬度测试:布氏硬度HBW范围170-240或洛氏硬度HRC 15-25
1. 碳素结构钢:45钢、Q235等板材与型材
2. 合金结构钢:40Cr、35CrMo等传动部件基材
3. 铸钢件:ZG270-500等铸造毛坯预处理
4. 锻件:大型轴类锻件的组织均匀化处理
5. 焊接结构件:消除焊接残余应力的焊后热处理
1. GB/T 13298-2015《金属显微组织检验方法》
2. ASTM E112-13《平均晶粒度测定标准》
3. ISO 643:2019《钢的奥氏体晶粒度测定》
4. GB/T 228.1-2021《金属材料拉伸试验第1部分》
5. GB/T 231.1-2018《金属材料布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》
1. Olympus GX53倒置金相显微镜:5000倍显微组织观察
2. Wilson 574洛氏硬度计:HRA/HRB/HRC三标尺测量
3. SX2-12-16箱式电阻炉:1200℃控温精度±3℃
4. Instron 5985电子万能试验机:300kN拉伸载荷测试
5. Fluke 54 IIB红外测温仪:-32℃~800℃非接触测温
6. Qness Q10A自动布氏硬度计:10~3000kgf试验力
7. LEICA DM2700M智能显微镜:晶粒度自动分析系统
8. HIOKI LR8400温度记录仪:20通道热电偶数据采集
9| Netzsch DIL402C膨胀仪:相变点精确测定
10| Oxford Instruments直读光谱仪:材料成分快速验证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
以上是与高温正火处理检测相关的简单介绍,具体试验/检测周期、检测方法和仪器选择会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和标准而有所不同。北检研究院将根据客户需求合理的制定试验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