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温度梯度分布:测量冷却过程中表面与内部温差(范围:-196℃~1200℃,精度±0.5℃)
2. 残余应力分布:量化三维应力状态(测量范围:-2000MPa~+2000MPa)
3. 冷却速率控制:记录降温曲线(速率范围:0.1℃/min~100℃/min)
4. 局部应变场分析:捕捉微米级形变(分辨率≤1μm/m)
5. 相变诱发应变:监测马氏体转变等相变行为(应变测量精度±0.02%)
6. 热膨胀系数测定:计算线性膨胀量(温度区间覆盖-150℃~800℃)
1. 金属合金:钛合金涡轮叶片、铝合金压铸件等高温成型部件
2. 高分子材料:注塑成型塑料件、橡胶密封制品
3. 陶瓷基复合材料:航天器热防护系统构件
4. 焊接构件:核电站压力容器环焊缝
5. 铸造部件:发动机缸体铸件
6. 增材制造件:选区激光熔化(SLM)成型金属件
1. ASTM E837-13a:盲孔法测定残余应力
2. ISO 204:2018:金属材料高温拉伸试验规程
3. GB/T 4339-2008:金属材料热膨胀特性测定方法
4. ASTM E831-19:热机械分析(TMA)标准试验方法
5. ISO/TR 16060:2003:焊接接头残余应力测定指南
6. GB/T 34171-2017:薄壁构件热变形数字图像相关测量方法
1. Instron 8862动态力学分析仪:可实现-150℃~350℃温控环境下的三点弯曲试验
2. GOM Aramis 12M数字图像相关系统:配备500万像素CCD相机,空间分辨率达0.01像素
3. Proto LXRD X射线衍射仪:Cr-Kα射线源(波长2.2897Å),ψ角扫描范围±45°
4. TA Instruments Q800动态热机械分析仪:支持多频应变扫描(频率0.01~200Hz)
5. FLIR SC7600红外热像仪:测温范围-40℃~2000℃,NETD<18mK
6. KEYENCE LJ-V7000激光位移传感器:采样频率392kHz,Z轴重复精度0.025μm
7. MTS 809液压伺服疲劳试验机:载荷容量±25kN,配备环境箱温控系统
8. Zwick Roell Kappa SS高温应变仪:最高工作温度1200℃,支持接触式与非接触式测量
9. Bruker D8 DISCOVER X射线残余应力分析仪:配置Eulerian Cradle测角仪(精度±0.0001°)
10. LaVision StrainMaster三维数字散斑系统:采用双CMOS相机同步采集(最大帧率10kHz)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
以上是与冷却应变检测相关的简单介绍,具体试验/检测周期、检测方法和仪器选择会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和标准而有所不同。北检研究院将根据客户需求合理的制定试验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