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表面洛氏硬度(HRC):测试载荷1471N,标尺C型
2. 维氏显微硬度(HV0.5):试验力4.903N,保压时间15s
3. 纳米压痕硬度:最大载荷500mN,压入深度≤200nm
4. 残余应力分布:X射线衍射法测量深度0.05-20μm
5. 硬化层厚度:金相法测量误差±5μm
1. 硬质合金刀具PVD/CVD涂层(TiN/AlCrN)
2. 渗碳/渗氮处理齿轮(20CrMnTi/38CrMoAl)
3. 热喷涂WC-Co金属陶瓷涂层
4. 激光淬火模具钢(H13/DC53)
5. 等离子氮化钛合金(TC4/TA15)
1. ASTM E384-22 材料显微硬度标准试验方法
2. ISO 6507-1:2023 金属材料维氏硬度试验
3. GB/T 230.1-2018 金属材料洛氏硬度试验
4. GB/T 4340.1-2009 金属维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
5. ASTM E915-21 X射线衍射残余应力测定标准
1. 维氏硬度计HVS-50Z:分辨率0.1μm,自动转塔结构
2. 纳米压痕仪G200:连续刚度测量模式(CSM)
3. X射线应力分析仪LXRD:Cr-Kα辐射源(λ=0.229nm)
4. 金相显微镜Axio Imager M2m:500×物镜带微分干涉
5. 洛氏硬度计HR-150A:初试验力98N/总试验力1471N
6.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OLS5000:3D表面粗糙度分析
7. 扫描电镜SU5000:二次电子成像+能谱联用
8. 摩擦磨损试验机MMW-1A:最大轴向载荷200N
9. 超声波测厚仪38DL PLUS:分辨率0.01mm
10. 热像仪FLIR T865:温度灵敏度0.03℃@30℃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
以上是与高硬度表面层检测相关的简单介绍,具体试验/检测周期、检测方法和仪器选择会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和标准而有所不同。北检研究院将根据客户需求合理的制定试验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