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颗粒尺寸分布:采用激光衍射法测定D10/D50/D90值(范围0.1-10mm),控制±5%偏差
2. 表观密度测试:依据振实密度仪测量(范围0.5-8g/cm³),重复性误差≤0.03g/cm³
3. 抗压强度分析:万能试验机测定单颗粒破碎力(量程0-5000N),精度±0.5%FS
4. 表面形貌观察:SEM电镜扫描(放大倍数100-10000X),评估表面粗糙度Ra≤3μm
5. 化学成分验证:EDX能谱仪检测元素含量(精度0.01wt%),符合GB/T 223系列标准
1. 不锈钢系列:304/316L奥氏体钢造粒产品(粒径0.5-5mm)
2. 合金钢材料:含Cr/Ni/Mo等元素的工具钢造粒体
3. 金属复合材料:钢-铜双金属复合造粒物(结合强度≥50MPa)
4. 特种钢制品:耐高温GH4169合金造粒材料(工作温度≤800℃)
5. 回收再生料:废钢重熔再造粒产品(杂质含量≤0.3%)
1. ASTM B214-22:金属粉末筛分法粒度分析标准
2. ISO 3953:2021:金属粉末振实密度测定国际规范
3. GB/T 5162-2021:金属粉末表观密度测定国标方法
4. ASTM E384-22:材料显微硬度测试标准(载荷0.01-1kgf)
5. GB/T 223.5-2008: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总则
1. Malvern Mastersizer 3000:激光粒度分析仪(测量范围0.01-3500μm)
2. Quantachrome Autotap:智能振实密度仪(振动频率250次/分钟)
3. Instron 5967:双立柱万能试验机(最大载荷50kN)
4. Hitachi SU5000:场发射扫描电镜(分辨率1nm@15kV)
5. Bruker Q4 TASMAN:直读光谱仪(波长范围140-670nm)
6. Mitutoyo HM-200:显微硬度计(标尺HV/HK/HR15N)
7. Sartorius CPA225D:精密天平(精度0.0001g)
8. Netzsch STA449F3:同步热分析仪(温度范围-150℃-2000℃)
9. Eltra CS-2000:碳硫分析仪(检测下限0.0001%)
10. Zeiss Axio Imager.A2m:金相显微镜(最大放大倍数1500X)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
以上是与钢带造粒检测相关的简单介绍,具体试验/检测周期、检测方法和仪器选择会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和标准而有所不同。北检研究院将根据客户需求合理的制定试验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