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粒径分布:动态光散射法测定5-50 nm范围粒径分散系数(PDI≤0.3)
2. 表面电荷:Zeta电位仪测量-30mV至+30mV区间值
3. 浓度测定:紫外-可见分光光度计检测520nm特征吸收峰(OD值0.1-2.0)
4. 标记效率:荧光淬灭法计算抗体/探针结合率(≥85%)
5. 稳定性评估:加速实验测试4℃/25℃/37℃条件下7天粒径变化率(≤15%)
1. 生物医学诊断试剂:血清蛋白标记物、核酸探针复合物
2. 药物递送系统:脂质体-纳米金复合载体
3. 环境监测材料:重金属离子检测试纸
4. 食品安全检测:致病菌快速检测卡
5. 纳米复合材料:二氧化硅包覆金纳米棒
1. ASTM E2490-2021 纳米颗粒粒度分布的激光衍射测定
2. ISO 22412:2017 动态光散射法测量胶体体系粒径
3. GB/T 24369.1-2020 金纳米颗粒表征技术规范
4. ISO/TS 19590:2017 纳米颗粒浓度定量分析方法
5. GB/T 40007-2021 纳米材料生物效应透射电镜制样规程
1. Malvern Zetasizer Nano ZS:动态光散射与Zeta电位联用系统
2. Hitachi HT7800透射电子显微镜:0.14nm分辨率形貌分析
3. Thermo Fisher NexION 350D:ICP-MS元素定量分析仪
4. Agilent Cary 7000 UV-Vis-NIR:190-3300nm全波段光谱扫描
5. Bruker Dimension Icon原子力显微镜:PeakForce Tapping模式表面形貌表征
6. Horiba LB-550动态光散射粒度仪:0.3nm-6μm粒径测量范围
7. JEOL JEM-ARM300F球差校正电镜:原子级分辨率元素映射
8. Wyatt DynaPro NanoStar:微量样品动态光散射系统(2μL)
9. Beckman Coulter DelsaMax Pro:多角度Zeta电位分析仪
10. PerkinElmer Lambda 1050+:高灵敏度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
以上是与纳米金标记技术检测相关的简单介绍,具体试验/检测周期、检测方法和仪器选择会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和标准而有所不同。北检研究院将根据客户需求合理的制定试验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