孔隙密度检测:单位面积孔隙数量(个/cm²),检测精度±0.5个/cm²
孔径分布检测:测量范围0.5-500μm,分辨率达0.1μm
孔隙率测定:体积占比检测(0.01%-30%),误差范围≤±0.03%
孔隙形状系数:圆形度0.1-1.0,椭圆率1.0-5.0
连通性检测:三维连通孔隙占比分析,分层扫描步距1μm
金属材料:铝合金压铸件、粉末冶金件、焊接接头
陶瓷制品:结构陶瓷基片、电子陶瓷封装体
高分子材料:注塑成型件、3D打印制件
复合材料:碳纤维层压板、金属基复合材料
精密铸件:航空发动机叶片、医疗器械植入体
金相分析法:ASTM E1245-22标准,采用截面研磨+化学腐蚀预处理
显微CT扫描:ISO 4498-2020标准,X射线能量80-140kV,体素分辨率0.5μm
激光共聚焦法:ISO 25178-2规范,Z轴分辨率1nm,三维形貌重建
超声波探伤法:ASTM E317-21标准,频率范围5-25MHz
渗透检测法:ASME BPVC V Article 6,荧光渗透剂灵敏度等级3级
奥林巴斯DSX1000:6轴观察系统,具备景深合成功能,最大放大倍数6000×
蔡司Axio Imager A2m:微分干涉对比显微系统,配备Smartproof 5软件
尼康XTH 450:微焦点CT系统,4M像素平板探测器,最大样品尺寸Φ450mm
Keyence VK-X3000:激光扫描显微镜,支持多焦点图像合成,Z轴重复精度0.5nm
超声相控阵仪:奥林巴斯OmniScan X3,64阵元探头组,支持TOFD检测模式
CNAS认可实验室(注册号详情请咨询工程师5),检测数据国际互认
通过ISO/IEC 17025:2017体系认证,不确定度评估符合EA-4/02要求
配备NIST可溯源标准样品,定期执行设备期间核查
检测团队持有ASNT Level III认证,平均从业年限12年以上
自主研发的孔隙智能识别算法,误判率低于0.3%
以上是与肉眼孔隙检测相关的简单介绍,具体试验/检测周期、检测方法和仪器选择会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和标准而有所不同。北检研究院将根据客户需求合理的制定试验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