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硬度测试:洛氏硬度(HRC45-60)、维氏硬度(HV500-800)
2.抗拉强度:≥1200MPa(碳钢材质)
3.尺寸公差:刃口平行度≤0.02mm/100mm
4.扭矩性能:最大工作扭矩≥150Nm(φ50mm试样)
5.表面质量:粗糙度Ra≤0.8μm(剪切面)
1.碳钢轧钳(C含量0.45%-0.75%)
2.不锈钢轧钳(304/316L材质)
3.合金工具钢轧钳(Cr12MoV/D2材质)
4.铜合金轧钳(H62/H65材质)
5.钛合金轧钳(TC4/TA15材质)
1.ASTME18-22《金属材料洛氏硬度标准试验方法》
2.ISO6892-1:2019《金属材料拉伸试验第1部分》
3.GB/T1958-2017《产品几何技术规范(GPS)形状和位置公差》
4.GB/T10125-2021《人造气氛腐蚀试验盐雾试验》
5.ISO6507-1:2018《金属材料维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》
1.Instron5982万能材料试验机(载荷范围0-600kN)
2.MitutoyoCMMCrysta-ApexS三坐标测量机(精度1.5μm)
3.WilsonRockwell5748硬度计(HRC/HRA/HRB标尺)
4.Zwick/RoellZHU250扭矩测试仪(量程0-300Nm)
5.OlympusDSX1000数码显微镜(500表面形貌分析)
6.Q-LabQ-FOGCRH1100循环腐蚀箱(符合ASTMB117标准)
7.KeyenceVHX-7000三维轮廓仪(粗糙度测量精度0.01μm)
8.ShimadzuAG-Xplus电子万能试验机(动态载荷测试)
9.BrukerQ4TASMAN光谱仪(材料成分分析)
10.HexagonAbsoluteArm7轴测量臂(现场三维扫描)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
以上是与轧钳检测相关的简单介绍,具体试验/检测周期、检测方法和仪器选择会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和标准而有所不同。北检研究院将根据客户需求合理的制定试验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