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表面粗糙度检测:Ra值范围0.1-6.3μm,采用触针式轮廓仪测量
2.显微硬度测试:维氏硬度HV0.5-HV30载荷范围
3.裂纹深度分析:分辨率≥5μm的超声波C扫描
4.残余应力测定:X射线衍射法2000MPa量程
5.元素偏析检测:能谱分析(EDS)精度0.1wt%
1.金属材料:铝合金锻件/钛合金铸件/不锈钢焊接件
2.高分子材料:工程塑料齿轮/橡胶密封件
3.复合材料:碳纤维层压板/陶瓷基复合材料
4.陶瓷材料:氧化锆结构件/氮化硅轴承
5.电子元件:PCB基板/芯片封装材料
ASTME18-22金属材料洛氏硬度标准试验方法
ISO4287:2023产品几何量技术规范表面结构轮廓法
GB/T4161-2007金属材料裂纹尖端张开位移试验方法
ASTME837-20a使用钻孔应变计法测定残余应力标准试验方法
GB/T17394.1-2014金属材料里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:试验方法
1.Talysurfi120型表面轮廓仪:分辨率0.8nm,符合ISO3274标准
2.ZwickZHU250硬度计:载荷范围0.09807-490N,满足ASTME384
3.OlympusOmniscanMX2超声波探伤仪:频率范围0.5-30MHz
4.BrukerD8ADVANCEX射线衍射仪:Cu靶Kα辐射源λ=1.5406
5.HitachiSU5000场发射电镜:二次电子分辨率1.0nm@15kV
6.MitutoyoSJ-410表面粗糙度测量仪:测量长度175mm,评定参数Ra/Rz/Rt
7.Instron5985万能试验机:载荷容量150kN,精度0.5%示值
8.KeyenceVHX-7000数码显微镜:5000倍光学变焦带3D测量功能
9.ThermoFisherARLiSpark直读光谱仪:可测元素C/S/Pb等72种
10.ZeissAxioImagerM2m金相显微镜:配备12位彩色CCD相机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
以上是与耙点病检测相关的简单介绍,具体试验/检测周期、检测方法和仪器选择会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和标准而有所不同。北检研究院将根据客户需求合理的制定试验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