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炉膛温度场分布:监测1200-1600℃工作区间内轴向/径向温差(≤15℃/m)
2.耐火材料厚度测量:采用超声波测厚仪检测内衬残余厚度(精度0.5mm)
3.密封性能测试:氦质谱检漏仪测定静态泄漏率(≤110^-6mbarL/s)
4.电极损耗分析:三维激光扫描仪量化电极直径偏差(允许值3mm)
5.烟气组分监测:在线质谱仪实时测定O₂(≤0.5%)、CO(≤50ppm)浓度
1.电解铜阴极板熔炼系统(含铜含量≥99.95%)
2.铝电解槽阴极钢棒组件(碳素钢Q235B材质)
3.镍基合金熔融坩埚(Inconel600/601系列)
4.钛合金真空自耗电极炉(工作压力≤510^-3Pa)
5.贵金属精炼装置(铂族金属纯度≥99.99%)
1.ASTME230/E230M-12热电偶温度校准规范
2.ISO10878:2013耐火制品热震稳定性试验
3.GB/T13303-91钢的抗氧化性能测定方法
4.GB/T223.5-2008钢铁酸溶硅含量测定
5.ISO6974-6:2022天然气组分气相色谱法
1.FLIRT865红外热像仪:分辨率640480,测温范围-40~2000℃
2.Olympus38DLPLUS超声波测厚仪:频率5MHz,穿透深度200mm
3.PfeifferHLT260氦检漏仪:灵敏度110^-12mbarL/s
4.FAROFocusS350三维扫描仪:精度1mm@25m
5.ThermoScientificARL4460直读光谱仪:波长范围165-670nm
6.Agilent5977BGC-MS联用仪:质量数范围1.6-1050amu
7.KeysightU5855A热成像系统:热灵敏度≤40mK
8.BrukerD8ADVANCEXRD衍射仪:角度精度0.0001
9.MettlerToledoXP205电子天平:称量精度0.01mg
10.AMETEKJOFRARTC-700干体炉:控温稳定性0.02℃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
以上是与阴极熔炉检测相关的简单介绍,具体试验/检测周期、检测方法和仪器选择会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和标准而有所不同。北检研究院将根据客户需求合理的制定试验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