弯曲模量测定:测量范围0.1-50GPa,精度±0.5%FS,测试速率0.01-500mm/min
弹性回复率分析:循环载荷1-1000N,恢复时间跟踪0.1-3600s,形变残留量检测精度±0.2μm
屈服点位移检测:应变分辨率0.001%,温度控制范围-70℃~300℃
多轴柔度测试:XYZ三轴同步加载,最大位移±15mm,角度偏差补偿±0.1°
动态柔顺性评估:频率范围0.01-100Hz,相位角测量精度±0.5°,损耗因子计算误差≤2%
金属基复合材料:钛合金蜂窝结构、铝基碳纤维层压板等
高分子材料:医用硅胶(硬度10-80 Shore A)、TPU弹性体、液晶聚合物薄膜
纺织复合材料:三维编织碳纤维预制体、芳纶防弹织物
生物医用材料:骨科植入物钴铬钼合金、心血管支架镍钛记忆合金
电子封装材料:柔性电路基板PI薄膜、导电银胶粘结剂
ASTM D790:非增强塑料弯曲性能测试,三点弯曲法标准跨度比16:1
ISO 178:纤维增强塑料弯曲模量测定,应变速率控制范围0.01-50mm/min
ASTM E2769
ISO 6721-5:动态力学分析(DMA)法测定复数柔量,温控精度±0.5℃
ASTM F2606:血管支架径向柔顺性测试,直径变化率检测分辨率0.1%
Instron 6800系列万能试验机:配备100kN动态载荷传感器,Bluehill Ultra软件支持JIS/ISO双标准模式
TA Instruments Q800 DMA:双悬臂梁夹具,可实现-150℃~600℃温控条件下的频率扫描测试
Zwick Roell BiaxPro多轴测试系统:六自由度运动平台,集成DIC数字图像相关应变测量模块
Keyence VR-5000 3D形貌仪:亚微米级表面曲率分析,支持非接触式柔度变形追踪
MTS Criterion® 40型电子万能试验机:配置高温炉(最高1200℃)和液氮制冷系统,满足极端环境测试需求
获得CNAS 详情请咨询工程师5实验室认可,检测报告国际互认范围覆盖56个国家和地区
配备满足ISO/IEC 17025:2017要求的计量体系,所有设备均通过NIST可溯源校准
技术团队包含5名ASNT III级认证工程师,在生物材料柔度检测领域累积数据样本超20万组
自主开发FlexSmart® 数据分析系统,实现多物理场耦合条件下的柔度参数智能解析
建有符合GMP标准的洁净检测室(Class 1000),确保医疗器械产品检测环境可靠性
以上是与柔度特性检测相关的简单介绍,具体试验/检测周期、检测方法和仪器选择会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和标准而有所不同。北检研究院将根据客户需求合理的制定试验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