混合培养检测概述:检测项目1.微生物种类鉴定:包括细菌、真菌及放线菌的16SrRNA/ITS序列分析(检出限≥103CFU/mL)2.生物膜形成能力:采用结晶紫染色法测定OD570nm值(定量范围0.1-3.0)3.代谢产物分析:挥发性脂肪酸(VFA)浓度检测(GC-FID法,精度0.5μg/mL)4.环境耐受性:温度梯度测试(-20℃至80℃)、pH耐受范围(3.0-10.0)5.抗生素敏感性:采用CLSIM07-A11标准测定MIC值(浓度梯度0.016-256μg/mL)检测范围1.食品接触材料:塑料包装、金属容器内
注意:因业务调整,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,望谅解(高校、研究所等性质的个人除外).
CMA/CNAS等证书详情,因时间等不可抗拒因素会发生变更,请咨询在线工程师。
1.微生物种类鉴定:包括细菌、真菌及放线菌的16SrRNA/ITS序列分析(检出限≥103CFU/mL)
2.生物膜形成能力:采用结晶紫染色法测定OD570nm值(定量范围0.1-3.0)
3.代谢产物分析:挥发性脂肪酸(VFA)浓度检测(GC-FID法,精度0.5μg/mL)
4.环境耐受性:温度梯度测试(-20℃至80℃)、pH耐受范围(3.0-10.0)
5.抗生素敏感性:采用CLSIM07-A11标准测定MIC值(浓度梯度0.016-256μg/mL)
1.食品接触材料:塑料包装、金属容器内涂层
2.医用植入物:钛合金骨钉、硅胶假体
3.化妆品原料:乳化剂、防腐剂复合体系
4.工业废水处理:活性污泥菌群复合体系
5.生物降解材料:PLA/PBAT共混薄膜
ASTME2871-19《材料表面微生物粘附定量测试标准》
ISO11737-1:2018《医疗器械灭菌微生物学方法》
GB/T21510-2008《纳米无机材料抗菌性能检测》
ISO22196:2011《塑料制品表面抗菌活性定量测定》
GB4789.2-2022《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》
ThermoScientificForma3111CO2培养箱:三气环境控制(温度精度0.1℃)
BiotekSynergyH1酶标仪:支持OD600nm/荧光双模式检测
Agilent7890B气相色谱仪:FID检测器(检出限0.01ppm)
LeicaDMi8倒置显微镜:配备20-100相衬物镜
SartoriusCubisII分析天平:量程220g/精度0.01mg
MilliporeMilli-QIQ7000超纯水系统:电阻率18.2MΩcm@25℃
Bio-RadCFX96实时定量PCR仪:支持HRM熔解曲线分析
BeckmanCoulterCytoFLEX流式细胞仪:配置3激光13色检测通道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
以上是与混合培养检测相关的简单介绍,具体试验/检测周期、检测方法和仪器选择会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和标准而有所不同。北检研究院将根据客户需求合理的制定试验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