刻灰检测概述:检测项目1.灰分含量测定:测量样品在815℃高温灼烧后的残留物比例(0.1%-50%范围)2.化学成分分析:定量检测SiO₂(20%-80%)、Al₂O₃(5%-40%)、Fe₂O₃(0.5%-15%)等氧化物含量3.粒度分布测试:D10-D90粒径范围0.1-1000μm的颗粒分布曲线4.密度测定:真密度(2.0-4.5g/cm)与堆积密度(0.3-1.8g/cm)双指标5.熔点测试:高温显微镜法测定灰熔点(500-1600℃)检测范围1.金属材料:铝合金压铸件/不锈钢制品/铜合金部件燃烧残留物2.陶瓷
注意:因业务调整,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,望谅解(高校、研究所等性质的个人除外).
CMA/CNAS等证书详情,因时间等不可抗拒因素会发生变更,请咨询在线工程师。
1.灰分含量测定:测量样品在815℃高温灼烧后的残留物比例(0.1%-50%范围)
2.化学成分分析:定量检测SiO₂(20%-80%)、Al₂O₃(5%-40%)、Fe₂O₃(0.5%-15%)等氧化物含量
3.粒度分布测试:D10-D90粒径范围0.1-1000μm的颗粒分布曲线
4.密度测定:真密度(2.0-4.5g/cm)与堆积密度(0.3-1.8g/cm)双指标
5.熔点测试:高温显微镜法测定灰熔点(500-1600℃)
1.金属材料:铝合金压铸件/不锈钢制品/铜合金部件燃烧残留物
2.陶瓷制品:电子陶瓷/结构陶瓷/耐火材料的烧结残留物
3.煤炭燃料:动力煤/焦煤/无烟煤的燃烧灰渣
4.化工原料:催化剂载体/填料/添加剂的煅烧残留物
5.建筑材料:水泥熟料/混凝土外加剂/石膏制品的灼烧残余
1.ASTMD3174:煤和焦炭灰分测定标准方法
2.ISO1171:固体矿物燃料灰分测定通用程序
3.GB/T212-2008:煤的工业分析方法
4.GB/T1574-2007:煤灰成分分析方法
5.ISO13320:激光衍射法粒度分析通用准则
1.SartoriusMSE524S电子天平:量程220g/精度0.1mg的样品称量设备
2.ThermoScientificLindbergBlueM马弗炉:最高温度1200℃的程控高温炉
3.MalvernMastersizer3000激光粒度仪:0.01-3500μm粒径分析系统
4.BrukerS8TIGERX射线荧光光谱仪:元素检测范围B-U的定量分析仪
5.NetzschSTA449F3同步热分析仪:TG-DSC联用测定熔点与热效应
6.MicromeriticsAccuPycII1340氦气比重计:真密度测量精度0.03%
7.HosokawaPT-X堆积密度测试仪:符合ISO60标准的自动测量装置
8.LeicaDM4P高温显微镜:1600℃可视化熔点观测系统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
以上是与刻灰检测相关的简单介绍,具体试验/检测周期、检测方法和仪器选择会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和标准而有所不同。北检研究院将根据客户需求合理的制定试验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