栎副长蛎蚧检测概述:检测项目1.形态学鉴定:测量雌成虫介壳长度(1.8-2.3mm)、宽度(0.6-0.8mm),触角节数(1-2节),臀板特征(3对臀叶)2.分子生物学检测:COI基因序列扩增(引物LCO1490/HCO2198),ITS2区域测序比对(相似度≥98%)3.寄主特异性测试:栎属植物(Quercusspp.)接种实验(温度251℃,湿度75%5%)4.发育周期监测:卵期(15-20天)、若虫期(30-45天)、成虫寿命(60-90天)5.抗药性评估:毒力测定(LC50值测定法),有机磷类药剂代谢酶活性分析检测
注意:因业务调整,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,望谅解(高校、研究所等性质的个人除外).
CMA/CNAS等证书详情,因时间等不可抗拒因素会发生变更,请咨询在线工程师。
1.形态学鉴定:测量雌成虫介壳长度(1.8-2.3mm)、宽度(0.6-0.8mm),触角节数(1-2节),臀板特征(3对臀叶)
2.分子生物学检测:COI基因序列扩增(引物LCO1490/HCO2198),ITS2区域测序比对(相似度≥98%)
3.寄主特异性测试:栎属植物(Quercusspp.)接种实验(温度251℃,湿度75%5%)
4.发育周期监测:卵期(15-20天)、若虫期(30-45天)、成虫寿命(60-90天)
5.抗药性评估:毒力测定(LC50值测定法),有机磷类药剂代谢酶活性分析
1.进口原木及木制品(含水率≤20%)
2.活体植株(栎属、槭属等阔叶树种)
3.农林机械表面残留物(取样面积≥100cm)
4.土壤介质(深度0-30cm土层样本)
5.包装材料(木质托盘、垫木等)
ISO17025:2017《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》虫体分离程序
GB/T35377-2017《植物检疫分子生物学检测指南》DNA提取流程
ASTMD7787-13《木材害虫实验室鉴定标准方法》显微观察规范
GB/T28078-2011《介壳虫检疫鉴定技术规程》形态学判定指标
SN/T2966-2011《植物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准则》风险评估模型
LeicaDM500生物显微镜:配备微分干涉对比功能(DIC),放大倍数40-1000X
ThermoFisherQuantStudio5实时荧光定量PCR仪:支持TaqMan探针法检测
EppendorfCentrifuge5430R高速冷冻离心机:最大转速30,000rpm
MettlerToledoXS205电子分析天平:精度0.01mg,符合GLP标准
EscoAC2-4S1生物安全柜:H14级HEPA过滤系统
MemmertIPP110培养箱:温度控制精度0.1℃,CO₂浓度调节范围0-20%
OlympusSZX16体视显微镜:变焦比16.4:1,LED环形照明系统
Bio-RadChemiDocMP成像系统:支持化学发光和荧光信号采集
SartoriuspHMeterPB-10实验室酸度计:测量精度0.01pH
HaierDW-86L626超低温冰箱:温度范围-40℃至-86℃,双压缩机系统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
以上是与栎副长蛎蚧检测相关的简单介绍,具体试验/检测周期、检测方法和仪器选择会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和标准而有所不同。北检研究院将根据客户需求合理的制定试验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