连续带式炉检测概述:检测项目1.温度均匀性测试:工作区纵向温差≤5℃,横向温差≤3℃(空载/满载工况)2.气氛浓度控制精度:氧含量≤50ppm(氮基保护),碳势波动≤0.2%(渗碳工艺)3.传送带速度稳定性:速度偏差≤1%,同步性误差<0.5mm/m4.冷却段降温速率:水冷段≥50℃/s(钢板淬火),气冷段≥15℃/min(合金退火)5.炉体密封性能:正压泄漏率≤0.5m/h@200Pa(ISO10684标准)检测范围1.金属材料热处理:不锈钢固溶处理(1050-1150℃)、铝合金时效处理(150-250℃)2.陶瓷烧结工
注意:因业务调整,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,望谅解(高校、研究所等性质的个人除外).
CMA/CNAS等证书详情,因时间等不可抗拒因素会发生变更,请咨询在线工程师。
1.温度均匀性测试:工作区纵向温差≤5℃,横向温差≤3℃(空载/满载工况)
2.气氛浓度控制精度:氧含量≤50ppm(氮基保护),碳势波动≤0.2%(渗碳工艺)
3.传送带速度稳定性:速度偏差≤1%,同步性误差<0.5mm/m
4.冷却段降温速率:水冷段≥50℃/s(钢板淬火),气冷段≥15℃/min(合金退火)
5.炉体密封性能:正压泄漏率≤0.5m/h@200Pa(ISO10684标准)
1.金属材料热处理:不锈钢固溶处理(1050-1150℃)、铝合金时效处理(150-250℃)
2.陶瓷烧结工艺:氧化锆结构陶瓷(1400-1600℃)、氮化硅基板(1650-1800℃)
3.粉末冶金制品:铁基合金烧结(1120-1250℃)、硬质合金脱蜡(500-800℃)
4.复合材料加工:碳纤维预浸料固化(120-180℃)、陶瓷基复合材料CVI处理(900-1100℃)
5.电子元件制造:软磁铁氧体烧结(1250-1350℃)、MLCC排胶(300-600℃)
1.ASTME2207-15:工业炉温度均匀性测试标准测温方法
2.ISO10855:2018:可控气氛炉气体成分在线监测技术规范
3.GB/T10067.3-2019:电热装置基本技术条件第3部分:感应炉和传导加热炉
4.GB/T30825-2014:热处理温度测量用仪器仪表技术要求
5.DINEN15317:2014:工业热处理设备安全与性能测试规程
1.FlukeTi400红外热像仪:测温范围-20~1200℃,热灵敏度≤0.03℃(温度场分析)
2.ThermoScientificModel450i气体分析仪:O₂/H₂O/CO/CO₂四组分同步监测(精度1%FS)
3.OMEGAD5231A多通道数据记录仪:32通道K型热电偶输入(采样率10Hz)
4.KEYENCELS-9000激光测速仪:非接触式速度测量(分辨率0.01mm/s)
5.TESTO480多功能环境测量仪:差压量程2000Pa(密封性测试)
6.HBMPMX数据采集系统:支持CANopen总线通讯(传送系统动态监测)
7.AMETEKJOFRARTC-700干体炉:温度校准范围-30~700℃(传感器标定)
8.MalvernPanalyticalEmpyreanX射线衍射仪:物相分析精度0.012θ(材料相变验证)
9.BrukerQ4TASMAN直读光谱仪:金属成分分析(检出限≤10ppm)
10.ZwickRoellZ100万能试验机:力学性能测试(载荷精度0.5%)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
以上是与连续带式炉检测相关的简单介绍,具体试验/检测周期、检测方法和仪器选择会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和标准而有所不同。北检研究院将根据客户需求合理的制定试验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