褐翅赛氏蚊检测概述:检测项目1.形态特征分析:翅脉结构(R2+3脉分叉角度42-48)、体长测量(雌蚊4.8-5.3mm)、鳞片排列模式(胸侧板银白色鳞带宽度≥0.12mm)2.基因序列测定:COI基因片段(658bp)、ITS2区域(350-400bp)、28SrRNA扩增(D2-D3区)3.病原体筛查:登革热病毒(DENV-1~4型)、寨卡病毒(ZIKV)、黄热病病毒(YFV)核酸载量检测4.抗药性测试:拟除虫菊酯类(氯菊酯LC50≤0.03%)、有机磷类(马拉硫磷LC50≤0.1%)敏感度测定5.生理生化指标:血淋巴蛋
注意:因业务调整,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,望谅解(高校、研究所等性质的个人除外).
CMA/CNAS等证书详情,因时间等不可抗拒因素会发生变更,请咨询在线工程师。
1.形态特征分析:翅脉结构(R2+3脉分叉角度42-48)、体长测量(雌蚊4.8-5.3mm)、鳞片排列模式(胸侧板银白色鳞带宽度≥0.12mm)
2.基因序列测定:COI基因片段(658bp)、ITS2区域(350-400bp)、28SrRNA扩增(D2-D3区)
3.病原体筛查:登革热病毒(DENV-1~4型)、寨卡病毒(ZIKV)、黄热病病毒(YFV)核酸载量检测
4.抗药性测试:拟除虫菊酯类(氯菊酯LC50≤0.03%)、有机磷类(马拉硫磷LC50≤0.1%)敏感度测定
5.生理生化指标:血淋巴蛋白含量(Bradford法≥12mg/mL)、几丁质酶活性(比色法≥8U/mg)
1.野外采集成蚊样本(CDC诱蚊灯捕获个体)
2.实验室饲养F1-F3代活体标本
3.水体幼虫样本(孳生地采集的4龄幼虫)
4.病理学切片样本(石蜡包埋蚊体组织)
5.环境介质样本(孳生水体pH值7.2-7.8、TDS≤200mg/L)
1.形态学鉴定:GB/T23797-2020《蚊类形态鉴定技术规范》附录C特殊鳞片鉴别法
2.分子生物学检测:ISO/IEC17025:2017《核酸提取与扩增技术指南》第5.3节多重PCR方案
3.病毒分离培养:WHO/CTD/WHOPES/IC/2005.1第Ⅲ章BSL-2实验室操作规范
4.抗药性测定:ASTMD7911-14《蚊虫接触筒法生物测定标准规程》
5.环境因子分析:GB/T5750-2023《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》第4.1章水质理化指标
1.OlympusCX43生物显微镜:配备DP27数码成像系统,400下可解析翅脉微刺结构
2.ThermoFisherQuantStudio5实时荧光定量PCR仪:支持TaqMan探针法多重病原检测
3.Bio-RadChemiDocMP成像系统:用于WesternBlot病毒蛋白确认实验
4.SartoriusCPA225D分析天平:量程0.01mg-220g,满足幼虫体重精确称量
5.MemmertIPP110培养箱:温度波动0.3℃,用于蚊卵孵化条件控制
6.LovibondPCII多参数水质分析仪:同步测定pH值、溶解氧、电导率等6项指标
7.WHO标准接触筒装置:304不锈钢材质,符合WHOPES抗药性测试规范
8.LeicaCM1950冷冻切片机:-30℃低温条件下制备8μm厚组织切片
9.EppendorfCentrifuge5430R高速离心机:最大转速15,300rpm,用于病毒颗粒富集
10.HachDR3900分光光度计:波长范围190-1100nm,精度1nm,用于酶活性测定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
以上是与褐翅赛氏蚊检测相关的简单介绍,具体试验/检测周期、检测方法和仪器选择会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和标准而有所不同。北检研究院将根据客户需求合理的制定试验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