应力-寿命(S-N)曲线测定:最大应力范围50-2000MPa,频率范围5-50Hz,循环次数≥1×10⁷次
应变-寿命(ε-N)曲线分析:应变幅控制精度±0.5%,温度范围-70℃~300℃
裂纹扩展速率(da/dN)测试:CT试样厚度2-25mm,ΔK阈值0.5-50MPa√m
缺口敏感度评估:缺口半径R0.1-2.0mm,应力集中系数Kt=1.5-5.0
多轴疲劳特性测试:相位差控制±1°,扭矩-轴向力复合加载精度±0.3%FS
金属结构材料:钛合金TC4、铝合金7075-T6等航空级材料
高分子聚合物:PEEK、PC/ABS等工程塑料
复合材料体系:碳纤维/环氧树脂层压板(CFRP)
机械紧固件:航空螺栓NASM25027、铆钉MS20426AD系列
医疗器械:钴铬合金骨钉、镍钛形状记忆支架
ASTM E466:金属材料轴向等幅疲劳试验标准方法
ISO 12107:统计数据分析法确定疲劳极限
ASTM E647:裂纹扩展速率测试的合规流程
ISO 13003:纤维增强塑料疲劳性能测试规范
ASTM F2118:镍钛合金超弹性循环测试规程
Instron 8862:250kN动态载荷框架,配备Bluehill Universal控制软件,可实现0.001-100Hz正弦/三角波加载
MTS 809:多轴疲劳试验机,最大扭矩±300N·m,轴向载荷±50kN
GOM Aramis 12M
Bose ElectroForce 3510:高频线性电机系统,专用于小载荷(±225N)高周次(100Hz)测试
Q-Lab Q-Sun Xe-3:光老化-机械疲劳耦合试验箱,符合SAE J2527加速老化标准
CNAS 详情请咨询工程师5认证实验室,检测报告获ILAC-MRA国际互认
配备二级标准测力仪(编号GBW-06101),力值溯源至中国计量院
温控系统通过ISO 17025:2017认证,温度均匀性±0.5℃
拥有ASTM E08疲劳与断裂技术委员会注册专家3名
自主研发的FEMS 3.0智能监控系统实现0.1μm级裂纹自动识别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
以上是与疲劳性能测试相关的简单介绍,具体试验/检测周期、检测方法和仪器选择会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和标准而有所不同。北检研究院将根据客户需求合理的制定试验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