进入角检测概述:检测项目1.静态接触角测量:精度0.1,测量范围0-1802.动态接触角分析:包含前进角/后退角测试,速度范围0.01-50μL/s3.表面自由能计算:采用OWRK/Fowkes理论模型4.润湿滞后值测定:循环次数≥5次5.温度依赖性测试:温控精度0.5℃,范围-20℃至200℃检测范围1.金属材料:铝合金阳极氧化层、不锈钢钝化膜2.高分子材料:PE/PP薄膜、硅橡胶表面3.涂层体系:汽车电泳漆、船舶防污涂料4.生物医用材料:人工关节涂层、药物缓释膜5.
注意:因业务调整,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,望谅解(高校、研究所等性质的个人除外).
CMA/CNAS等证书详情,因时间等不可抗拒因素会发生变更,请咨询在线工程师。
1.静态接触角测量:精度0.1,测量范围0-180
2.动态接触角分析:包含前进角/后退角测试,速度范围0.01-50μL/s
3.表面自由能计算:采用OWRK/Fowkes理论模型
4.润湿滞后值测定:循环次数≥5次
5.温度依赖性测试:温控精度0.5℃,范围-20℃至200℃
1.金属材料:铝合金阳极氧化层、不锈钢钝化膜
2.高分子材料:PE/PP薄膜、硅橡胶表面
3.涂层体系:汽车电泳漆、船舶防污涂料
4.生物医用材料:人工关节涂层、药物缓释膜
5.纳米复合材料:石墨烯改性涂层、碳纤维增强界面
ASTMD7334-08(2013):通过前进接触角评估表面可润湿性
ISO19403-2:2017:表面自由能计算的标准化流程
GB/T30693-2014:塑料表面水接触角测试方法
GB/T24368-2009:玻璃表面疏水污染物检测
DIN55660-8:2014:涂料体系动态润湿特性评价
1.DataphysicsOCA50:全自动视频光学接触角测量仪,分辨率0.001
2.KrssDSA100E:高温高压环境专用型(0-300℃/10MPa)
3.Rame-HartModel290:配备双注射系统的动态接触角分析仪
4.KSVCAM200:微升级液滴控制(0.1-100μL)
5.SurfaceTechGoniometerSTG-2000:超疏水材料专用(接触角>150)
6.BiolinThetaFlex:生物样品温控模块(4-60℃)
7.KyowaDMo-701:同步测量表面张力/接触角
8.HolmarcHO-IAD-CA-01:真空环境接触角测试系统(10^-3Pa)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
以上是与进入角检测相关的简单介绍,具体试验/检测周期、检测方法和仪器选择会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和标准而有所不同。北检研究院将根据客户需求合理的制定试验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