枯黄负板网蝽检测概述:检测项目1.虫体形态测量:成虫体长1.8-2.3mm,翅展4.5-5.2mm;前翅膜质部网状纹间距≤0.05mm2.卵粒密度测定:单叶卵粒数≥15粒/cm为重度侵染阈值3.若虫存活率测试:25℃恒温条件下3龄若虫存活周期212天4.寄主植物损伤评估:叶片褪绿斑直径>3mm且伴生黑色排泄物5.DNA条形码比对:COI基因序列与NCBI数据库相似度≥99%检测范围1.园林植物:悬铃木属(Platanusspp.)、樱花(Cerasusserrulata)等景观树种2.农作物:大豆(Glycinemax)、玉米
注意:因业务调整,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,望谅解(高校、研究所等性质的个人除外).
CMA/CNAS等证书详情,因时间等不可抗拒因素会发生变更,请咨询在线工程师。
1.虫体形态测量:成虫体长1.8-2.3mm,翅展4.5-5.2mm;前翅膜质部网状纹间距≤0.05mm
2.卵粒密度测定:单叶卵粒数≥15粒/cm为重度侵染阈值
3.若虫存活率测试:25℃恒温条件下3龄若虫存活周期212天
4.寄主植物损伤评估:叶片褪绿斑直径>3mm且伴生黑色排泄物
5.DNA条形码比对:COI基因序列与NCBI数据库相似度≥99%
1.园林植物:悬铃木属(Platanusspp.)、樱花(Cerasusserrulata)等景观树种
2.农作物:大豆(Glycinemax)、玉米(Zeamays)等经济作物
3.木材制品:厚度≤5cm的板材及木制包装材料
4.检疫材料:进出口原木表皮样本及运输载体
5.科研样本:昆虫标本馆馆藏鞘翅目标本复核
1.形态学鉴定:依据GB/T35333-2017《林木害虫鉴定技术规范》进行翅脉显微测量
2.分子生物学检测:采用ISO/IEC17025:2017标准进行DNA提取及PCR扩增
3.生态行为观测:参照ASTME2813-18《昆虫行为观测标准指南》记录昼夜活动节律
4.寄主适生性试验:执行GB/T28976-2012《植物检疫害虫饲养技术准则》
5.种群动态监测:按LY/T2766-2016《林业有害生物监测技术规程》设置样地
1.OlympusSZX16体视显微镜:配备DP27数码相机,放大倍率6.3-115
2.ThermoNanoDropOne紫外分光光度计:DNA纯度检测A260/A280值1.8-2.0
3.Bio-RadT100PCR仪:支持COI基因扩增程序(94℃预变性5min)
4.LeicaDM750偏光显微镜:翅脉结构偏振光观测系统
5.SartoriusCPA225D电子天平:称量精度0.01mg用于虫体称重
6.EscoAC2-4S1生物安全柜:符合NSF/ANSI49ClassII标准
7.MemmertIPP110培养箱:温度控制精度0.1℃用于若虫饲养
8.BrukerDECTRISEIGER2R500KX射线成像系统:木材内部虫道三维重建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
以上是与枯黄负板网蝽检测相关的简单介绍,具体试验/检测周期、检测方法和仪器选择会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和标准而有所不同。北检研究院将根据客户需求合理的制定试验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