厚度检测:测量范围0.1-500μm,精度±0.05μm
成分分析:镍含量≥99.5%,杂质元素(Fe、Co、Cu)≤0.03%
表面形貌:晶粒尺寸1-20μm,孔隙率≤0.5%
力学性能:拉伸强度≥450MPa,延伸率≥15%
电化学特性:比表面积2-15m²/g,电导率≥1.5×10⁷S/m
电子元件:柔性电路板导电层、电磁屏蔽材料
电池材料:锂离子电池集流体、氢燃料电池双极板
化工催化剂:加氢催化剂载体、电解反应电极
金属涂层:防腐镀层、耐磨表面处理层
复合材料:镍/石墨烯复合膜、多层金属叠层材料
ASTM B748-90(2021):X射线荧光测厚法
ISO 11884:2022: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(ICP-OES)
GB/T 4340.1-2009:维氏硬度测试法
ASTM E112-13:金相显微镜晶粒度测定
ISO 18516:2023:BET比表面积分析
GB/T 17723-2020:四探针法电阻率检测
Hitachi SU5000场发射扫描电镜:分辨率0.8nm,配备EDS能谱仪
Thermo Fisher ARL PERFORM'X X射线荧光光谱仪:检测限0.001%
Instron 5985万能材料试验机:最大载荷100kN,应变速率0.001-1000mm/min
Micromeritics ASAP 2460比表面积分析仪:孔径测量范围0.35-500nm
Agilent 5110 ICP-OES:波长范围167-785nm,检出限0.1ppb
Mitutoyo HM-200显微硬度计:载荷范围10-2000gf,放大倍数400X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
以上是与片状镍测试相关的简单介绍,具体试验/检测周期、检测方法和仪器选择会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和标准而有所不同。北检研究院将根据客户需求合理的制定试验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