热散逸损失检测概述:检测项目1.导热系数测定(λ值):温度范围-40℃~300℃,精度2%2.表面发射率测试:波长范围2.5-25μm,分辨率0.01ε3.热阻值计算:基于ASTMC1045标准温差法4.稳态热流密度监测:量程0-5000W/m5.瞬态平面热源响应:脉冲功率0.1-10W/mK检测范围1.建筑保温材料:岩棉板、聚氨酯泡沫、真空绝热板2.工业管道系统:预置保温管件、高温蒸汽管道3.电子散热组件:IGBT模块基板、LED散热器4.航空航天材料:陶瓷基复合材料(CMC)、气凝胶毡5.
注意:因业务调整,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,望谅解(高校、研究所等性质的个人除外).
CMA/CNAS等证书详情,因时间等不可抗拒因素会发生变更,请咨询在线工程师。
1.导热系数测定(λ值):温度范围-40℃~300℃,精度2%
2.表面发射率测试:波长范围2.5-25μm,分辨率0.01ε
3.热阻值计算:基于ASTMC1045标准温差法
4.稳态热流密度监测:量程0-5000W/m
5.瞬态平面热源响应:脉冲功率0.1-10W/mK
1.建筑保温材料:岩棉板、聚氨酯泡沫、真空绝热板
2.工业管道系统:预置保温管件、高温蒸汽管道
3.电子散热组件:IGBT模块基板、LED散热器
4.航空航天材料:陶瓷基复合材料(CMC)、气凝胶毡
5.新能源装备:锂离子电池组隔热层、燃料电池双极板
ASTMC518-21《稳态热流法测定保温材料导热系数》
ISO8301:2020《防护热板法测定绝热材料传热性能》
GB/T10295-2008《绝热材料稳态热阻测定方法》
ASTME1530-19《护热式量热计法测量材料热阻》
GB/T32064-2015《建筑用真空绝热板湿热老化试验规程》
1.NetzschLFA467HyperFlash:瞬态平面热源法导热仪(符合ISO22007-4)
2.TAInstrumentsDTC-300:防护热板装置(满足ASTMC177精度要求)
3.HolometrixTPS2500S:瞬态热线法导热测试系统(量程0.001-500W/mK)
4.FLIRA8300sc:长波红外热像仪(测温精度1℃,空间分辨率640512)
5.AnterUnithermModel2022:激光闪射法导热分析仪(温度范围RT~2000℃)
6.KyotoElectronicsQTM-500:快速导热系数测定仪(符合JISA1412标准)
7.LinseisHFM100:稳态热流法测试系统(满足EN12667规范)
8.HotDiskTPS3500:各向异性材料导热分析仪(可测厚度0.1-100mm)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
以上是与热散逸损失检测相关的简单介绍,具体试验/检测周期、检测方法和仪器选择会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和标准而有所不同。北检研究院将根据客户需求合理的制定试验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