偏难选煤检测概述:检测项目1.灰分(Ad):测定范围0.5%-50%,采用815℃高温灼烧法2.全硫(St,d):精度0.01%,包含有机硫/硫酸盐硫/硫化铁硫形态分析3.发热量(Qgr,d):测量误差≤120J/g,含高位/低位发热量换算4.挥发分(Vdaf):900℃隔绝空气加热7min测定5.粘结指数(G值):粒度0.1-0.2mm样品加压成型测试6.真相对密度(TRD):氦气置换法测定值精确至0.001g/cm检测范围1.高灰分原煤:灰分>25%的未洗选原料煤2.低阶精煤:挥发分>37%的易氧化煤种3.复合中煤:含
注意:因业务调整,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,望谅解(高校、研究所等性质的个人除外).
CMA/CNAS等证书详情,因时间等不可抗拒因素会发生变更,请咨询在线工程师。
1.灰分(Ad):测定范围0.5%-50%,采用815℃高温灼烧法
2.全硫(St,d):精度0.01%,包含有机硫/硫酸盐硫/硫化铁硫形态分析
3.发热量(Qgr,d):测量误差≤120J/g,含高位/低位发热量换算
4.挥发分(Vdaf):900℃隔绝空气加热7min测定
5.粘结指数(G值):粒度0.1-0.2mm样品加压成型测试
6.真相对密度(TRD):氦气置换法测定值精确至0.001g/cm
1.高灰分原煤:灰分>25%的未洗选原料煤
2.低阶精煤:挥发分>37%的易氧化煤种
3.复合中煤:含矸石与有机质混合的中间产物
4.浮选尾煤:粒度<0.5mm的微细粒级物料
5.高硫动力煤:全硫含量>3%的发电用煤
6.炼焦配煤:G值>65的粘结性原料
GB/T212-2008《煤的工业分析方法》规定灰分/挥发分测试流程
ISO19579:2006《固体矿物燃料-硫含量测定-仪器法》
ASTMD5865-19《煤炭与焦炭总热值的试验方法》
GB/T5447-2014《烟煤粘结指数测定方法》
GB/T6949-2010《煤视相对密度测定方法》
ISO11722:2013《固体矿物燃料-硬煤-粒度分析》
1.SX2-12TP马弗炉:最高温度1200℃,配置程序控温系统
2.ZDHW-8A微机量热仪:测量精度0.1%,带自动充氧装置
3.KZDL-8000定硫仪:红外法测硫范围0.01%-99%
4.YG2000A粘结指数测定仪:压力20MPa1%可调
5.TGA2000工业分析仪:同步测定水分/灰分/挥发分
6.Ultrapyc5000真密度分析仪:氦气置换法精度0.02%
7.Mastersizer3000激光粒度仪:测量范围0.01-3500μm
8.HGI-80哈氏可磨指数测定仪:符合ASTMD409标准要求
9.XRD-6100X射线衍射仪:矿物组成定性定量分析
10.ICP-OES7300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仪:微量元素ppm级检测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
以上是与偏难选煤检测相关的简单介绍,具体试验/检测周期、检测方法和仪器选择会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和标准而有所不同。北检研究院将根据客户需求合理的制定试验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