保留时间检测概述:检测项目1.热稳定性保留时间:测定材料在180-300℃温度区间的热分解时间(0.5℃精度)2.溶剂残留保留率:定量分析0.1-1000ppm浓度范围的有机溶剂残留量3.氧化诱导期(OIT):记录材料在200℃氧压0.5MPa条件下的氧化起始时间4.动态机械保留性能:测试-50℃至250℃温度范围内储能模量变化率5.光老化保留指数:评估材料在UVB-313灯管辐照下500-2000小时黄变指数ΔYI检测范围1.高分子材料:聚乙烯(PE)、聚丙烯(PP)、聚碳酸酯(PC)等工程塑料2.药品包装材料:PVC/
注意:因业务调整,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,望谅解(高校、研究所等性质的个人除外).
CMA/CNAS等证书详情,因时间等不可抗拒因素会发生变更,请咨询在线工程师。
1.热稳定性保留时间:测定材料在180-300℃温度区间的热分解时间(0.5℃精度)
2.溶剂残留保留率:定量分析0.1-1000ppm浓度范围的有机溶剂残留量
3.氧化诱导期(OIT):记录材料在200℃氧压0.5MPa条件下的氧化起始时间
4.动态机械保留性能:测试-50℃至250℃温度范围内储能模量变化率
5.光老化保留指数:评估材料在UVB-313灯管辐照下500-2000小时黄变指数ΔYI
1.高分子材料:聚乙烯(PE)、聚丙烯(PP)、聚碳酸酯(PC)等工程塑料
2.药品包装材料:PVC/PVDC复合膜、铝塑泡罩、胶塞等药用包装组件
3.食品接触材料:PET饮料瓶、多层共挤膜、硅胶厨具等食品级制品
4.电子元器件:环氧树脂封装材料、导热硅脂、绝缘套管等电子材料
5.汽车零部件:橡胶密封件、内饰发泡材料、燃油管路聚合物等车用部件
ASTME1970-2016塑料热稳定性标准测试方法
ISO11357-6:2018塑料差示扫描量热法测定氧化诱导时间
GB/T2918-2018塑料试样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标准环境
GB31604.8-2021食品接触材料溶剂残留量测定气相色谱法
ISO4892-3:2016塑料实验室光源暴露试验方法第3部分:荧光紫外灯
1.TAQ5000IR热重分析仪:温度范围25-1000℃,分辨率0.1μg
2.NetzschDSC214差示扫描量热仪:升温速率0.01-100K/min
3.Agilent7890B气相色谱仪:配备FID检测器,检出限0.01ppm
4.PerkinElmerDMA8000动态机械分析仪:频率范围0.01-100Hz
5.AtlasUVTest紫外老化箱:辐照强度0.5W/m@340nm
6.MettlerToledoT90滴定仪:分辨率0.001mL酸碱滴定系统
7.ShimadzuUV-2600i分光光度计:波长范围185-900nm
8.Instron5967万能材料试验机:载荷范围0.5N-30kN
9.BrukerTensorII红外光谱仪:分辨率4cm⁻,扫描速度80次/秒
10.Metrohm930离子色谱仪:电导检测器灵敏度<1ppb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
以上是与保留时间检测相关的简单介绍,具体试验/检测周期、检测方法和仪器选择会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和标准而有所不同。北检研究院将根据客户需求合理的制定试验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