辐射敏化剂检测概述:检测项目1.化学成分分析:测定C、H、O、N元素含量(误差≤0.5%),重金属残留(Pb≤5ppm,Cd≤2ppm)2.纯度测定:HPLC法检测主成分纯度(≥99.8%),杂质总量(≤0.2%)3.热稳定性测试:TG-DSC联用分析分解温度(≥200℃),焓变值(ΔH≤50J/g)4.辐射响应效率:γ射线辐照后自由基浓度(ESR法测量5%误差)5.溶液稳定性:pH值变化(0.3)、吸光度波动(365nm波长下ΔA≤0.05)检测范围1.医用放射增敏剂:硝基咪唑类化合物、金属卟啉配合物2.高分子辐射改性剂:
注意:因业务调整,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,望谅解(高校、研究所等性质的个人除外).
CMA/CNAS等证书详情,因时间等不可抗拒因素会发生变更,请咨询在线工程师。
1.化学成分分析:测定C、H、O、N元素含量(误差≤0.5%),重金属残留(Pb≤5ppm,Cd≤2ppm)
2.纯度测定:HPLC法检测主成分纯度(≥99.8%),杂质总量(≤0.2%)
3.热稳定性测试:TG-DSC联用分析分解温度(≥200℃),焓变值(ΔH≤50J/g)
4.辐射响应效率:γ射线辐照后自由基浓度(ESR法测量5%误差)
5.溶液稳定性:pH值变化(0.3)、吸光度波动(365nm波长下ΔA≤0.05)
1.医用放射增敏剂:硝基咪唑类化合物、金属卟啉配合物
2.高分子辐射改性剂:聚苯乙烯衍生物、聚乙烯吡咯烷酮复合体系
3.纳米级敏化材料:金纳米颗粒(粒径10-50nm)、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
4.无机盐类敏化剂:钨酸钠、硫酸铜水溶液体系
5.生物兼容性制剂:脂质体包裹型敏化剂、蛋白质偶联复合物
ASTME2450-22《辐射敏感材料化学表征标准指南》
ISO11358:2022《塑料-聚合物的热重分析法》
GB/T15445.1-2020《粒度分析结果的表述》
ISO10993-5:2023《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5部分》
GB/T5750.3-2023《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放射性指标》
1.ThermoScientificElementalAnalyzerEA3000:碳氢氮氧元素精确测定(精度0.01%)
2.Agilent1260InfinityIIHPLC:色谱纯度分析(波长范围190-900nm)
3.NetzschSTA449F5Jupiter:同步热分析仪(温度范围-150℃~2000℃)
4.BrukerEMXplus-10/12ESR谱仪:电子自旋共振测量(频率9-10GHz)
5.MalvernZetasizerNanoZS90:纳米粒度及Zeta电位分析(粒径范围0.3nm-10μm)
6.ShimadzuUV-3600iPlus分光光度计:紫外可见近红外光谱扫描(波长范围185-3300nm)
7.PerkinElmerLambda950荧光光谱仪:量子产率测定(激发波长200-1000nm)
8.JEOLJEM-ARM300F透射电镜:纳米材料形貌表征(分辨率0.07nm)
9.AntonPaarLitesizer500:动态光散射分析(温度控制0.1℃)
10.IBAGammacell60Co辐照装置:剂量率控制精度3%(剂量范围1-50kGy)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
以上是与辐射敏化剂检测相关的简单介绍,具体试验/检测周期、检测方法和仪器选择会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和标准而有所不同。北检研究院将根据客户需求合理的制定试验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