相变温度(DSC法测定,范围-50℃至150℃)
力学性能(拉伸强度≥800MPa,断裂延伸率≥15%)
耐腐蚀性(37℃生理盐水中浸泡30天,质量损失率≤0.02%)
微观结构(SEM观测晶粒尺寸≤5μm,孔隙率≤1.5%)
热稳定性(DMA测试储能模量变化率≤10%,温度范围-100~300℃)
医用植入物:心血管支架、骨科固定器件
航空航天部件:形状记忆合金连接件、耐高温密封环
汽车工业:涡轮增压器陶瓷涂层、发动机气门座
电子元件:高密度封装基板、半导体散热片
能源设备:燃料电池双极板、核反应堆包壳材料
相变温度:ASTM F2082、GB/T 15073 差示扫描量热法
拉伸性能:ISO 6892-1、GB/T 228.1 电子万能试验机法
耐蚀性测试:ASTM G31、GB/T 10124 电化学阻抗谱法
微观分析:ISO 16700、GB/T 27788 场发射扫描电镜法
热机械性能:ASTM D4065、GB/T 21028 动态热机械分析法
DSC 214 Polyma差示扫描量热仪(温度精度±0.1℃)
Instron 8860万能试验机(载荷范围0.01N-100kN)
Gamry Reference 3000电化学工作站(频率范围10μHz-1MHz)
Zeiss GeminiSEM 500场发射电镜(分辨率0.6nm@15kV)
TA Q800动态热机械分析仪(形变分辨率0.1nm)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
以上是与镍钛金属陶瓷测试相关的简单介绍,具体试验/检测周期、检测方法和仪器选择会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和标准而有所不同。北检研究院将根据客户需求合理的制定试验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