肱骨外髁骨折检测概述:检测项目1.X线正侧位投照:焦片距90-100cm,管电压60-70kVp,曝光量3-5mAs2.CT薄层扫描:层厚≤0.625mm,重建间隔0.3mm,HU值校准范围53.MRI软组织分辨率:场强≥1.5T,层厚3mm,TR/TE400/15ms4.骨密度测定:QCT校准模体HA值200mg/cm5%5.关节稳定性测试:轴向加载力0-150N,位移精度0.1mm检测范围1.儿童未闭合骨骺损伤(Milch分型Ⅰ/Ⅱ型)2.成人关节面压缩性骨折(AO分型13-B3型)3.陈旧性骨折伴骨不连(病程>3个月)4
注意:因业务调整,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,望谅解(高校、研究所等性质的个人除外).
CMA/CNAS等证书详情,因时间等不可抗拒因素会发生变更,请咨询在线工程师。
1.X线正侧位投照:焦片距90-100cm,管电压60-70kVp,曝光量3-5mAs
2.CT薄层扫描:层厚≤0.625mm,重建间隔0.3mm,HU值校准范围5
3.MRI软组织分辨率:场强≥1.5T,层厚3mm,TR/TE400/15ms
4.骨密度测定:QCT校准模体HA值200mg/cm5%
5.关节稳定性测试:轴向加载力0-150N,位移精度0.1mm
1.儿童未闭合骨骺损伤(Milch分型Ⅰ/Ⅱ型)
2.成人关节面压缩性骨折(AO分型13-B3型)
3.陈旧性骨折伴骨不连(病程>3个月)
4.内固定术后评估(钢板/螺钉位置偏差≤2mm)
5.合并桡神经损伤病例(EMG潜伏期>4.0ms)
1.X线双平面成像:ASTME94-2020导向定位法
2.CT容积再现:ISO15708-3:2017非破坏性测试规范
3.MRI质子加权成像:GB/T19042.3-2021医用磁共振技术要求
4.生物力学测试:GB/T16825.1-2018静态单轴试验规范
5.超声弹性成像:YY/T1766.2-2021剪切波速测量法
1.SiemensAXIOMLuminosdRF:数字X线断层融合系统
2.GERevolutionCT:512层螺旋CT(Z轴分辨率0.23mm)
3.PhilipsIngenia3.0TMRI:多通道正交线圈配置
4.ShimadzuAG-XPlus:10kN生物力学试验机
5.OlympusEPOCH650:超声探伤仪(5MHz宽频探头)
6.HologicDiscoveryW:双能X线骨密度仪
7.ZimmerBiometEBIBoneHealingSystem:脉冲电磁场治疗仪
8.NoraxonDTS3D:红外运动捕捉系统(200Hz采样率)
9.BTEPrimusRS:等速肌力测试系统(扭矩精度0.25%)
10.CarestreamDRX-Evolution:移动式DR系统(76μm像素间距)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
以上是与肱骨外髁骨折检测相关的简单介绍,具体试验/检测周期、检测方法和仪器选择会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和标准而有所不同。北检研究院将根据客户需求合理的制定试验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