摩擦触点检测概述:检测项目1.接触电阻测试:测量0.1μΩ-100mΩ范围动态电阻值变化2.摩擦系数测定:记录0.01-1.5区间滑动摩擦系数曲线3.磨损量分析:采用三维轮廓仪量化0.1-500μm磨损深度4.温升特性监测:红外热像仪捕捉20-300℃温度梯度分布5.表面形貌表征:扫描电镜(SEM)观测0.1nm级表面粗糙度检测范围1.银基/铜基合金电触头材料2.碳纤维/石墨复合滑动触点3.微型电子连接器镀金触点4.汽车继电器铜钨合金触点5.轨道交通受电弓碳滑板检测方法1.ASTMB539-2018《电接触电阻测试标准》2
注意:因业务调整,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,望谅解(高校、研究所等性质的个人除外).
CMA/CNAS等证书详情,因时间等不可抗拒因素会发生变更,请咨询在线工程师。
1.接触电阻测试:测量0.1μΩ-100mΩ范围动态电阻值变化
2.摩擦系数测定:记录0.01-1.5区间滑动摩擦系数曲线
3.磨损量分析:采用三维轮廓仪量化0.1-500μm磨损深度
4.温升特性监测:红外热像仪捕捉20-300℃温度梯度分布
5.表面形貌表征:扫描电镜(SEM)观测0.1nm级表面粗糙度
1.银基/铜基合金电触头材料
2.碳纤维/石墨复合滑动触点
3.微型电子连接器镀金触点
4.汽车继电器铜钨合金触点
5.轨道交通受电弓碳滑板
1.ASTMB539-2018《电接触电阻测试标准》
2.ISO7148:2018《滑动电接触特性评估方法》
3.GB/T5587-2016《银基电触头材料试验规程》
4.IEC60413:2019《电刷材料性能测试程序》
5.GB/T11378-2017《金属覆盖层耐磨性试验方法》
1.Keysight34972A数据采集系统:μΩ级接触电阻动态监测
2.BrukerUMTTriboLab:三轴力传感器摩擦系数测试平台
3.ZygoNewView9000白光干涉仪:纳米级磨损体积测量
4.FLIRA8300sc红外热像仪:100Hz高速温度场采集
5.HitachiSU5000场发射电镜:5nm分辨率表面形貌分析
6.Instron5967双立柱试验机:500N级动态载荷模拟
7.Agilent4338B毫欧计:四线法低阻测量装置
8.OlympusLEXTOLS5000激光共聚焦显微镜:120nm纵向分辨率
9.CS350电化学工作站:腐蚀环境接触特性测试系统
10.ThermoScientificARLEQUINOX100X射线衍射仪:材料相变分析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
以上是与摩擦触点检测相关的简单介绍,具体试验/检测周期、检测方法和仪器选择会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和标准而有所不同。北检研究院将根据客户需求合理的制定试验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