温度梯度分布检测:测量燃烧室内壁面轴向/径向温差(范围:300-1600℃)
冷却通道压降测试:记录冷却介质流经通道的压力损失(精度±0.5kPa)
材料热疲劳试验:模拟热循环载荷(循环次数≥5000次,温度波动±200℃)
热流密度测定:量化单位面积传热量(测量范围0-5MW/m²)
氧化层厚度分析:检测高温合金表面氧化层生长速率(分辨率0.1μm)
镍基高温合金燃烧室衬套
陶瓷基复合材料火焰筒
定向凝固涡轮叶片
金属蜂窝冷却结构
热障涂层系统(TBCs)
温度场测量:ASTM E633-2015高温应变测量标准
热冲击试验:ISO 2685:2020航空发动机燃烧室耐火测试规范
冷却效率评估:GB/T 18948-2020内燃机冷却系统性能试验方法
氧化动力学分析:ASTM G54-2019应力腐蚀开裂标准延伸应用
流场可视化:PIV粒子成像测速技术(ISO 13322-1:2014)
FLIR T1020红外热像仪:最高测温2000℃,热灵敏度<20mK
Medtherm HFM-8E热流计:量程0-8MW/m²,响应时间10μs
Instron 8862动态试验机:载荷范围±100kN,温度环境可达1600℃
Malvern Panalytical Empyrean XRD:晶体结构相变分析(精度0.001°)
TSI PIV系统:三维流场测量,分辨率2048×2048像素@5000fps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
以上是与燃烧室冷却检测相关的简单介绍,具体试验/检测周期、检测方法和仪器选择会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和标准而有所不同。北检研究院将根据客户需求合理的制定试验方案。